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霉素A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和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水稻纹枯病菌 Rhizoctonia solani AG- 1IA在含系列浓度井冈霉素 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DA)上的菌丝生长速率 ,计算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2 30 9+0 .872 0 X,r=0 .9910 ,药剂的 EC50 =10 6 .9μg/ m L,EC75=6 34.5 μg/ m L。在含 5 0 0 μg/ m L井冈霉素 A的 PDA上水稻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 74 .1% ,而田间水稻植株上人工接菌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5 0 μg/ m L药液喷洒后 7d和 14 d的防效即可分别达到 77.4 %和 76 .7% ,即药剂在 PDA平板上的理论抑制作用仅是田间活体植株上对病菌实际作用效果的 1/ 10。比较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 ,井冈霉素 A具有对病原菌和寄主植物双重作用的特性。研究首次发现 ,在室内培养基上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生长的 1μg/ m L的井冈霉素 A可以在水稻植株未喷药部位产生防御水稻纹枯病的作用 ,且能够持续诱导植物防御反应相关酶——过氧化物酶 (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增高,表明该药剂可以激发水稻抗性防卫反应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离体测定25%敌力脱乳油对小麦纹枯病菌直接作用的毒力(EC50、EC99),并与井冈霉素的毒力相比较,以确定该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的使用浓度范围,为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菌种小麦纹枯病菌(Rhizoclinacere...  相似文献   
3.
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条件下,中嗪霉素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毒力回归方程为Y=0.7965X一4.3424(R2=O.9938),药剂的EC50值为0.4366±0.5130ug(a.i)/m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ug(a.i.)/mL申嗪霉素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71.5%,显著高于100g.g(a.i.)/mL井冈霉素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10 ug(a.i.)/mL和50ug(a.i.)/mI,中嗪霉素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次之,分别为44.4%和61.3%。  相似文献   
5.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yellowmosaicvirus,ZYMV)是危害中国葫芦科作物主要病毒之一。试验以该病毒中国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载体pZCP-87(含ZYMV的CP基因)为材料,经SalⅠ和BamHⅠ双酶切,从胶上回收目的基因,与经过同两种酶酶切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连接,转化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提取质粒,经PCR和SalⅠ/BamHⅠ双酶切验证,已将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命名为pBZCP5),采用冻融法完成了对pBZCP5质粒的农杆菌转化。该工作是通过转基因获得抗ZYMV病毒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出发,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站建设为例,对建设区域性现代化农业试验站的必要性、功能定位和布局进行了阐述,探讨了综合试验站的建设思路,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中心和试验站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彩椒(Capsicum annuum L.var.grossum Sendt.)种质材料连续多代的自交纯化及观测鉴定,选育出优良高代亲本自交系P20628和P20611.经配组、品比试验和低温弱光耐性、病毒病抗性、商品性、产量等相关性状以及其他园艺性状的观测与鉴定,选育出适于设施栽培、商品性状与荷兰品种Mandy(CK)相当,综合性状优良,优质抗病高产红色彩椒新组合P20628×P20611.该组合为无限生长类型,中晚熟,长势旺,株型紧凑,耐低温弱光,抗TMV,果实灯笼形、红色亮丽、大果肉厚味甜质脆,单果重218 g,肉厚7.3 mm,货架保质期5 d,商品产量30.45 t/hm2,较对照增产11.37%.  相似文献   
8.
1989-1991年连续两年对6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抗叶枯病鉴定,供试各品种(系)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但无免疫类型,且中抗、中感类型较多,抗病类型较少;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尉氏132、鲁215953、郑州83203等5个品种(系)为抗病类型,占8.07%;豫麦2号、陕农7859、西安8号等31个品种(系)为中抗类型,占50%;豫麦17号、冀麦5418等21个品种(系)为中感类型,占33.87%;感病和高感类型,占8.6%。在研究品种(系)抗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中,发现品种(系)抗性与植株形态,如株高、单茎叶面积等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农药“农抗120”对枯萎病的作用方式,认为以浸种和灌根方法使药剂进入植物体,可显著降低枯萎病的发病率,并据此研究了防治瓜、菜枯萎病的关键技术.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对果树腐烂病、作物叶部病害等不同类型病害的防治策略和技术.  相似文献   
10.
谢卫华  喻璋  张穗  刘庆元 《河南农业》2010,(9):17-17,20
一、材料与方法(一)形态和染色1、细菌的形态须经菌体涂片,固定染色后用油镜观察。分离菌种在牛肉膏斜面培养基上培养24-28h。然后用移菌环挑取少许细菌菌苔放入无菌蒸馏水中配成菌悬液,取菌悬液一滴在洁净载玻片上,并将玻片倾斜,使菌液流成一层菌膜,放室内风干后,再通过火焰2-3次使菌体固定.然后用苯酚品红染色,染色1min后用水冲去染液,待干用油镜观察菌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