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3篇
  20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跨流域长距离调水工程, 有八十多公里的渠道穿过腾格里沙漠,自然环境恶劣,施工条件艰苦;运用独立研制开发的钢模台车,成功完成了沙漠区钢筋混凝土箱型暗渠施工,进度快,质量好。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滨海盐碱稻田进行了基施生化有机肥示范试验,水稻基施生化有机肥50-60kg/667m^2,土壤肥力持久,可以明显减少化肥用量,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和产量,处理区水稻增产7.6%-11.9%。水稻施用生化有机肥后,可少施化肥30kg/667m^2。  相似文献   
3.
在严重干旱的1999~2000年,采用3个品种,3个追肥量,3个追肥时期和3次重复的完全组合设计,对大运河以东黑龙港低平原区高产田小麦春季追氮时期和追氮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追肥时期宜晚,第一次肥水在4叶1心到5叶1心期为好,追肥量以尿素75kg/hm^2为高限,甚至可以考虑不追肥。  相似文献   
4.
燕麦萌发耐盐性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燕麦(Avena spp.)种子的耐盐萌发特性和盐胁迫下品种间的耐盐差异,本研究以国内推广面积较大的8个皮燕麦(Avena sativa)和2个裸燕麦(A.nuda)品种种子为研究对象,对不同NaCl浓度胁迫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结果表明,燕麦品种间耐盐胁迫差异显著(P0.05),皮燕麦耐盐性高于裸燕麦,皮燕麦以青海444和贝勒耐盐性最高,裸燕麦花早2号优于坝莜1号。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主要包括平均萌发时间、萌发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苗高,代表萌发速率综合指标(59.96%),主成分2主要包括发芽率和萌发整齐性指数,代表比率综合指标(18.27%),二者共同可解释盐胁下6个萌发指标的78.20%方差变异。因此,评价盐胁迫下燕麦萌发特征时,首选萌发速率综合指标。在高盐地区燕麦种植时,首选为皮燕麦种子,其次选择耐盐性强的裸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5.
超高浓度液糖化是淀粉制糖工业的发展方向。与现行普遍的28%~35%DS相比,42%以上的超高浓度液糖化可以简化玉米湿磨后的稀释工艺、果糖工业和发酵行业糖液浓缩工艺、减少葡萄糖母液量、减少固定投资,降低能耗,简化工序等。在超高浓度液化中通过调整淀粉酶L型和S型比例,使得42%的超高浓度糖化醪液黏度大幅降低50%,泵送醪液可行;调整糖化酶和普鲁兰酶比例,使得糖化DX值依然维持96%以上,糖化得率不因超高醪液浓度而降低,从而使得超高浓度液糖化具备了工业界盼望已久的可实际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荸荠的生长环境特殊,收获仍旧采用传统手工挖掘,劳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难以挖净,而薯类收获机械又难以适应水田荸荠的收获,通过对荸荠生长地的土壤成分分析,基于土壤液化原理,搭建了小型实验平台,对荸荠挖掘机理进行了试验模拟。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水田作物荸荠机械挖掘、筛分的流程,并对挖掘原理进行了实验探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获得了影响荸荠收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用土壤液化原理可以使砂壤土液化,为该原理用于荸荠采收提供依据,为荸荠挖掘机样机的试制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牛与雷琼牛杂交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月份物候期主要技术工作1~2越冬休眠期1未搞完冬剪的果园抓紧修剪,争取在2月底完成。结合修剪去除病虫枝、枯死枝、僵果、病虫果,集中烧毁或深埋。2刮树皮,掌握“去黑露红不露白”的原则,刮下的粗老翘皮集中处理。3熬制石硫合剂,检修、备好药械,购置必要的药...  相似文献   
9.
史谨行同志在《图书情报工作》1983年第5期发表的“关于布拉德福定律经验公式和数学式推导及其常数含义的商榷”一文(下简称史文)中认为:布拉德福(Bradford, S. C. )定律的布鲁克斯(Brookes, B. C.)数学表达式(下简称布氏式)在采用常用对数形式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肥料减施下玉米-大豆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在玉米、大豆单作及二者间作下施以标准肥料750 kg/hm~2和减半肥料375 kg/hm~2,于作物生长期调查田间昆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在收获期对玉米和大豆进行测产。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在施用标准肥料下的百株生物量、百株籽粒重和千粒重分别显著增加78.33%、85.35%和38.71%,而在施用减半肥料下则分别显著增加90.91%、135.73%和33.33%;相同种植模式下,与施用标准肥料相比,减半肥料使单作玉米百株籽粒重显著降低22.45%。与单作大豆相比,在施用标准肥料下,间作大豆的百株籽粒重和千粒重分别显著降低49.47%和11.54%,在施用减半肥料下,间作大豆的百株生物量、百株籽粒重和千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94%、50.51%和17.39%;相同种植模式下,与施用标准肥料相比,减半肥料使大豆在单作和间作下的百株籽粒重分别显著降低65.02%和65.73%,使间作下大豆的百株生物量和千粒重分别显著降低73.14%和17.39%。与单作相比,间作均显著降低了标准肥料和减半肥料处理下玉米和大豆害虫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还显著降低了标准肥料和减半肥料处理下玉米天敌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优势度指数以及大豆天敌昆虫群落的物种数和均匀度指数。表明玉米-大豆间作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降低虫害发生,但对大豆生产不利,而间作条件下减施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更小。建议在田间生产中可将夏玉米和大豆间作种植,更有利于通过生态学方法控制田间害虫发生和增加作物总体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