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辣椒间种玉米生物多样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辣椒间种玉米的生物多样性试验,并在辣椒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玉米密度在变化的对比,了解到问种作物的发病率较净种的均低,辣椒单果质量、玉米千粒质量均增加,合理的玉米栽培密度可使单位面积的产量、产值增加,通过试验综合评价出辣椒间种玉米的最佳栽培模式为辣椒与玉米行比6:2,每1 hm2株比53 550:17 850.  相似文献   
2.
保山市是云南省典型的山地农业区,当地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从实际出发,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在认真搞好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加快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春生物多样性豆麦行比试验的研究,筛选出麦豆行比1∶4的模式为最佳组合.其产量比对照净种蚕豆增产33.64 kg,增15.49%,比对照净种蚕豆赤斑病下降4.82%,斑潜蝇下降11.19%,比对照净种大麦蚜虫虫株率下降33.33%.该模式操作技术简便,管理方便,农户易接受,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示范基地是农情信息的采集地,是加快科技成果转换的需要,是科技推广的重要环节,能为科技部门树立良好形象。通过介绍保山市建设大麦示范基地取得的成效及采取的措施,阐述了建设示范基地的重要性,为今后建设示范基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比较大麦、蚕豆净栽,大麦+蚕豆的产量和效益,保山市农科所承担云南农业大学小春生物多样性优化种植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大麦+蚕豆比净栽大麦每公顷增产265.8 kg,增3.96%,其中,大麦+蚕豆与净栽大麦相比,在同等面积下,每公顷可增收蚕豆600kg,能有效地控制病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冷凉山区稻田改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保山市海拔1 800m以上的冷凉山区常年种植水稻,但单产低,仅1 500~5 250kg/hm2.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技术创新,在该地区研制推广稻田改种玉米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是冷凉山区粮食持续增长的一条新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粮食安全,保山市近几年实施了几种栽培模式:大麦或小麦间种蚕豆,玉米问种黄豆,辣椒间种玉米,一年三熟马铃薯间种玉米,马铃薯收获后再间种蔬菜,烟草间种玉米,烟草收获后再间种蔬菜,水稻田改旱地种玉米等,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产量、产值,又降低了作物的病虫害,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保山地区山地蚕豆产区地膜覆盖试验结果显示,地膜覆盖处理的植株生长势健壮,与裸地栽培相比锈病发病率降低5.53%,病指降低0.98,单产提高1408.65kg/hm~2,经济与生态效益明显,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9.
2003-2005年对保山市大麦蚕豆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下斑潜蝇发生危害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麦蚕豆行比为1:4的种植模式对斑潜蝇控制作用明显高于其他种植模式,该模式斑潜蝇的虫情指数最低,为11.90%,与净种蚕豆比,虫情指数降低了3.83%;相对防效最高,达24.35%。在大麦蚕豆间作试验中,大麦蚕豆行比为1:4的模式为控制斑潜蝇的最佳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麦类免耕技术在保山市已普及20年,免耕能省工、省力、省时.土壤肥力没有下降,免耕中表现出的边行劣势,利用墒边种植蚕豆,可克服该矛盾,单位面积的产值增加,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