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2份茶树资源生化组分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四川地区33个和从省外引进的19个茶树资源的主要生化成分(包括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进行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茶树资源生化组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并以茶树资源生化成分为基础,可将52份茶树资源分为A、B两个组群。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黑刺粉虱在川西地区茶园的发生动态,为其绿色防控打下基础,通过7年田间调查,系统研究黑刺粉虱的空间分布,卵、各龄幼虫(共3龄)、蛹和成虫的田间消长动态。结果表明:黑刺粉虱主要分布于茶棚中下层,约占虫口总数的90%,其中约70%的虫口分布于茶棚下部;川西茶区黑刺粉虱1年发生3~4代,主要以2~3龄幼虫越冬,越冬存活率约20%;黑刺粉虱在叶层厚且郁闭的茶园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测定方法。适用检测奶茶中三聚氰胺的HPLC条件为:色谱柱SunfireC18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由0.008mol/L辛烷磺酸钠和乙腈组成,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6nm,外标法定量。分析了市场上奶茶产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发现少数奶茶产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超过了国家暂行限量标准的2.5m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施肥模式对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和黄酮类及糖苷类代谢物累积的影响,为实现茶叶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田间试验设在四川茶树种植典型区域—雅安,试验连续进行了3年,设置不施肥 (CK)、常量化肥 (N 585 kg/hm2,TF)、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 (OF)、减施25%氮肥 (SF) 4个处理。分析了不同处理茶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并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分析了黄酮类及糖苷类代谢物累积差异。  【结果】  与CK处理相比,TF、OF、SF处理茶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7.22%~13.40%、23.15%~25.50%,可溶性糖和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了8.17%~13.86%、6.08%~11.49%,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芸香苷等10种代谢物累积水平显著下降。与TF处理相比,SF处理茶氨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分别降低了5.45%、5.97%、8.91%,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酚氨比无显著差异;芍药素-3-O-葡萄糖苷、肉桂萜醇C1-19-葡萄糖苷、查耳酮樱花素等7种代谢物累积水平显著降低,川陈皮素、牡荆素-4'-O-α-L-吡喃鼠李糖苷、(S)-橙花醇-3-O-[a-L-鼠李糖吡喃醇-(1->2)-β-D-吡喃葡萄糖苷]和Ranupenin3-rutinoside等4种代谢物累积水平显著增加。与TF处理相比,OF处理茶叶咖啡碱含量降低了5.73%;茶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多酚、水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10种黄酮苷、2种黄酮、6种萜苷、5种甾体皂甙和2种脂酰苷共25种代谢物累积水平显著增加,以川陈皮素、飞燕草素-3-(6-对香豆酰基半乳糖苷)增幅较大,分别为2280.20%、1355.11%。4个处理相比,OF处理下有15种黄酮类及糖苷类代谢物累积水平显著高于CK、TF和SF处理。  【结论】  有机肥替代25%化肥氮降低了茶叶咖啡碱含量,提高了川陈皮素、飞燕草素、槲皮素、芹黄素、山奈酚、牡荆素等多种黄酮类代谢物和去氢大豆皂甙I、珠子参苷R2、孕甾烷甙等多种糖苷组分累积水平。减施25%氮肥降低了茶氨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和糖苷类代谢物 (如杨梅酮-3-O-洋槐糖苷、芍药素-3-O-葡萄糖苷、肉桂萜醇C1-19-葡萄糖苷等)累积水平,对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较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氮有利于茶叶黄酮类及糖苷类物质累积,单纯减少氮肥投入会降低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料作物之一,是四川省的重要经济作物。茶产业是富民产业,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基础。同时,茶产业还可带动第二、三产业协调同步发展,成为贫困山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支撑产业。全省现有产茶县120多个,茶园种植面积超过33.33万hm^2,茶叶总产量3万t,总产值超过170亿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儿茶素低聚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鉴定。[方法]利用MCI层析柱和甲醇水溶液洗脱体系,对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后的各组分进行HPLC检测。[结果]分离得到2种纯度相对较高的儿茶素低聚合物,经HPLC制备及结构鉴定,确定其中1种物质是黄酮苷类化合物。[结论]该洗脱体系不仅可将氧化产物和简单儿茶素分离,也可使极性相近的氧化产物基本分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PPO催化氧化EGCG的催化特性。[方法]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原料,对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催化氧化形成儿茶素低聚物进行了探讨,并且研究以EGCG作底物时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催化特性。[结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酶促氧化EGCG能够生成一种非茶黄素类的聚合物,此聚合物在pH值6.5、温度50℃、底物浓度1.5%、反应时间10min时生成量最大。[结论]在此条件下,其反应动力学符合米式方程,测得Vmax值为0.108OD/min,Km值为2.565mg/ml。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川绿茶的滋味品质现状,为四川绿茶品质提升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四川省内主要茶区68个绿茶样品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其主要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没食子酸、咖啡碱、儿茶素组分、氨基酸组分)的含量及其滋味贡献度,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研究不同等级绿茶之间的滋味差异,并结合感官审评结果,绘制滋味风味轮。【结果】分析各生化成分的滋味贡献度,筛选浓度阈值比(Dove-over-threshold, Dot)大于1的物质,发现γ-氨基丁酸、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 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 ECG)是四川绿茶苦味的主要贡献成分;EGC、EGCG、GCG、ECG是涩味的主要贡献成分;谷氨酸是鲜味的主要贡献成分。通过OPLS-DA模型,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半胱氨酸、儿茶素总量、可溶性糖等1...  相似文献   
9.
以茶树品种三花1951制作白茶,采用感官审评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技术,以及气味活度值(OAV),对比自然萎凋,系统研究发光二极管(LED)红光(630 nm)、黄光(570 nm)、蓝光(430 nm)对白茶香气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光、蓝光、红光萎凋均可显著提高三...  相似文献   
10.
2018—2022年3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四川雅安市名山区3个茶树主栽品种名山特早213、福鼎大白茶和名山白毫131的茶园内,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分别采取茶蓬不同部位叶片,镜检并计录害螨种类及数量,每7天调查1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茶园主要害螨为茶橙瘿螨、茶跗线螨和柑橘始叶螨;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主要分布于芽下2、3叶,柑橘始叶螨主要分布于成熟新叶和中下部老叶。茶橙瘿螨和柑橘始叶螨主要发生于4—6月,茶跗线螨可发生于5—7月和9月,同一茶园内,茶跗线螨发生晚于茶橙瘿螨和柑橘始叶螨。因此,4—7月和9月为茶园主要害螨发生高峰期,应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