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旨在初步分析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PG45菌株0580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前期测试发现牛支原体PG45菌株、08M菌株、07801菌株都有溶解鼠红细胞的现象,根据NCBI中对PG45菌株的基因注释,筛选到1个假定与溶血素相关的基因MBOVPG45_0580。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经预测具有4个跨膜区,全长表达困难,故构建了不含跨膜区的C端截短体原核表达载体Pcold III-0580-C,进行诱导表达以及纯化,并在小鼠中制备0580-C端重组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对0580-C重组蛋白溶红细胞能力、多克隆抗体效价及特异性、是否影响菌株黏附细胞的能力进行了探究。PG45菌株中假定的与溶血素相关的蛋白0580在牛支原体中的相似性高达100%,去除4个跨膜区的重组蛋白0580-C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7 ku;鼠红细胞溶血试验发现0580-C重组蛋白没有溶血活性,但黏附及黏附阻断试验发现该蛋白有助于提高牛支原体黏附EBL细胞的效率,0580-C蛋白鼠源多抗能有效阻断牛支原体对EBL细胞的黏附。制备的0580-C蛋白鼠源多克隆抗体效价达211,且...  相似文献   
2.
奶牛胎盘还原性多肽不同蛋白酶酶解方法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高效制备奶牛胎盘还原性多肽,试验选择自然分娩脱落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新鲜胎盘,冰浴条件下12000 r·min-1匀浆化,分别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酶解,以奶牛胎盘组织匀浆为底物,基于Box-Behenken中心响应法,在底物浓度10%、30%、50%,酶底比1%、3%、5%,酶解时间3、5、7 h条件下制备胎盘多肽...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不同剂量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的影响,将36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3个试验组,同时选择12头健康奶牛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每日分别于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 0.025、0.05、0.1 mL·kg-1,连续注射6 d,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试验期间,观察试验组各奶牛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同时采集对照组任意一天,及试验组1、3、5、7 d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和免疫因子检测,分别采集试验组1、7、12 d患病乳区奶样进行乳汁体细胞数(SCC)计数和病原微生物检测,整个试验观察至12 d,统计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白头翁皂苷B4低、中、高3个剂量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75.00%、91.67%和100%、100%、100%,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6.33、6.11、6.91 d。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P<0.05)降低临床型奶牛乳房炎SCC。治疗前,36份奶样有34份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检出率为94.44%,主要为支原体、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治疗12 d后,病原微生物总转阴率为52.94%,其中,杆菌、产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转阴率均达100%,支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球菌的转阴率分别为69.23%、60.00%、50.00%和33.33%。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P<0.05)促使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血清炎性因子CRP、SAA、HP、IL-1α、IL-1β、IL-2、IL-6、IL-8、TNF-α和免疫因子IgA、IgD、IgE、IgG、IgM恢复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奶牛胎盘产物间差异,用此3种酶在最优条件下酶解奶牛胎盘获得胎盘酶解产物,每种酶重复3次,利用LC-MS/M技术鉴定产物中蛋白和肽段,BIO-PEP数据库匹配和测算十肽及以下的抗氧化活性多肽。结果显示: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分别鉴定出541、137和86种蛋白,2 766、1 170和128个肽段,胰蛋白酶鉴定蛋白和肽段数极显著高于其余2种酶(P<0.01),木瓜蛋白酶鉴定蛋白和肽段数均显著低于其余2种酶(P<0.05);3种酶酶解产物十肽及以下具有潜在抗氧化能力肽段分别占十肽及以下肽段总量的39.14%(256/654)、32.80%(81/247)和53.33%(16/30),木瓜蛋白酶占比显著高于其余2种酶(P<0.05);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3种酶酶解产物抗氧化多肽共同特征是分别含有EL、LY、MM、LK、IR、MY、VY残基,HL、LK、TY、HH、EL残基和LK、IR、EL等残基。综上,通过LC-MS/M技术对酶解产物定性和定量分析,胰蛋白酶酶解奶牛胎盘的产物生物学信息最丰富,在蛋白组学中可靠性和准确性最高;木瓜蛋白酶酶解奶牛胎盘最彻底,其产物潜在抗氧化活性最强,本研究为使用蛋白组学研究奶牛胎盘时酶的选择和奶牛胎盘抗氧化活性多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高效制备奶牛胎盘还原性多肽,选取身体健康、妊娠足月、自然分娩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新鲜胎盘,冰浴条件下匀浆化,采用超声破碎法和胰蛋白酶酶解法制备奶牛胎盘多肽,探究不同匀浆浓度、超声功率、酶底质量比和处理时间对制备胎盘多肽收率和还原力的影响,并以响应面法结合提取率与还原力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破碎法在匀浆浓度50.00%,功率1 800W,破碎7.50min可获得最佳提取率(0.95%)和VitC当量(2.91μg/mg);胰蛋白酶酶解法分别在反应时间5.78和5.13h,匀浆浓度30.21%和35.59%,酶底质量比3.24%和4.19%时,可得最高提取率(5.55%)和VitC当量(39.32μg/mg);提取率与还原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经响应面优化,奶牛胎盘还原性多肽最佳制备条件为:酶解时间5.8h,底物浓度34.98%,酶底质量比3.33%,此时理论综合提取率为2037.92μg/g。综上,奶牛胎盘含有天然还原性多肽,超声破碎法和胰蛋白酶酶解法均可应用于提取奶牛胎盘还原性多肽,胰蛋白酶酶解法优于超声破碎法。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热应激与喷淋-风扇系统对热应激期不同泌乳期奶牛生理、生产性能、发病率的影响,将泌乳牛按泌乳时间分为新产牛(0~21 d)、泌乳前期(22~120 d)、泌乳中期(121~200 d)、泌乳后期(201~305 d)奶牛,分别随机选择体况、年龄、泌乳时间相近的健康经产(2~4胎)各泌乳阶段奶牛10头,共计40头作为试验对象。按养殖场日常饲养和管理方式,不做人工干预,热应激期采用喷淋-风扇系统降温。每日测定牛舍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直肠温度、呼吸频率、日产奶量、日大缸奶乳成分、日新发肢蹄病、酮病、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等。结果表明:喷淋-风扇系统下,热应激期牛舍内温度接近30 ℃,相对湿度为82%,风速达1.35 m·s-1,湿热指数处于中度热应激。热应激期,各泌乳期奶牛直肠温度平均分别升高0.9、0.7、0.6、0.5 ℃,呼吸频率平均分别上升32.9、29.1、29.3、28.5次·min-1,较非热应激期均极显著(P<0.01)升高;新产牛、泌乳前期和中期奶牛日单产均极显著(P<0.01)下降,降幅分别为9.17%、18.97%和13.23%,而泌乳后期奶牛无显著变化(P>0.05),新产牛泌乳启动时奶产量下降,各阶段泌乳牛泌乳峰值均降低;全群泌乳牛乳脂率、脂蛋比均极显著(P<0.01)下降,乳蛋白显著(P<0.05)降低,乳脂率、脂蛋比、乳蛋白含量分别降低0.29百分点、5.23%和1.61%;全群泌乳牛肢蹄病、酮病、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发病率分别升高5.77、0.78、2.60和5.77百分点。结果说明:喷淋-风扇系统对舍内热环境改善不显著;热应激影响新产牛和泌乳前期、中期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使新产牛泌乳启动时产奶量下降,各阶段泌乳牛产奶峰值降低;全群泌乳牛乳品质降低,发病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脂多糖(LPS)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可诱导机体炎症反应,与奶牛的多种疾病相关。环境和疾病等因素引起机体LPS水平升高,LPS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等作用,激活NF-κB和MAPKs信号通路,释放炎症因子,改变机体糖脂代谢相关激素和脂肪因子水平,进而影响糖脂代谢,造成奶牛2型糖尿病、酮病、脂肪肝和肥胖等代谢性疾病。本文综述了LPS与炎症反应和糖脂代谢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导致糖脂代谢异常作用机制,为LPS致奶牛糖脂代谢异常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泌乳初期奶牛血清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脂肪肝的相关性,选取四川某规模化奶牛场1~4胎围产期奶牛64头,分别于产后第7、14天早饲前尾静脉采血,检测产后第14天奶牛血清谷草转氨酶、血糖、游离脂肪酸水平,根据脂肪肝判定公式判定是否发生脂肪肝,检测并分析血清脂肪因子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和能量代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脂肪肝奶牛血清瘦素、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IL-6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瘦素水平与血糖、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奶牛能量负平衡是脂肪肝发生的重要原因。脂联素水平与游离脂肪酸、β-羟基丁酸、谷草转氨酶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明显的肝功能损伤与脂质代谢紊乱。TNF-α水平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糖、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IL-6水平与谷丙转氨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明显的炎性反应。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TNF-α呈显著负相关(P<0.05);TNF-α与脂联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IL-6呈显著正相关(P<0.05),提示泌乳初期脂肪肝奶牛存在着糖脂代谢调控紊乱。综上所述,泌乳初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导致体脂动员,使得奶牛血清脂联素和瘦素水平下降,造成大量脂质合成于肝脏,肝脏功能受损,诱发炎性反应,TNF-α与IL-6水平随之上升,进而导致奶牛脂肪肝的发生,脂联素、瘦素和TNF-α可作为预测产后奶牛脂肪肝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常造成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升高和细胞因子水平改变.白头翁皂苷B4是中药白头翁的主要成分,具有抑菌、抗炎、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为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酶、炎性和抗氧化因子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规模化奶牛场2~3胎次泌乳高峰期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对照组,不注射药物)和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试验组)各12头.乳房炎发病当天记为第0天,按0.05 mL/kg连续颈部肌肉注射白头翁皂苷B4注射液6 d,1次/d,并观察临床疗效至第12天.分别使用体细胞检测仪和ELISA法检测各组奶牛第0、1、3、5、7、9、11天乳汁SCC和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MDA含量,并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汁SCC,乳清酶LDH、NAG、ALT、AST、ALP、ACP,炎性因子IL-1β、IL-6、IL-8、TNF-α、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下降(P<0.05);而抗氧化因子T-AOC、GSH-Px、SOD、CAT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治疗时间推移显著上升(P<0.05);第11天时除ALP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白头翁皂苷B4可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炎症反应和乳汁SCC,促进乳酶恢复正常水平,增强乳腺抗氧化能力,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葛根多糖对犊牛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选取(6.20±3.65)日龄和体重[(47.09±4.50) kg]相近的新生健康荷斯坦犊牛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每组12头。T组犊牛每头每天按每千克体重于牛奶中添加400 mg葛根多糖,连续5 d;C组不添加。检测试验犊牛第7天血清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免疫指标——CD4分子(CD4)、免疫球蛋白A(I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和肠道黏膜通透性指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相对丰度。结果显示:1)与C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SOD、CAT、NOS和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10.16%、1.79%、7.05%和3.43%(P>0.05),血清MDA含量降低了2.27%(P>0.05)。2)与C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DAO活性降低了2.38%(P>0.05),血清CD4、sIgA、IgA和I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