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4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仔猪黄痢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0~7日龄的仔猪。只要有一头发病.1~3日龄同窝仔猪发病率可达到95%以上,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可达到100%,发病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本病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由母猪排出,污染环境和用具,仔猪由消化道感染。仔猪黄痢如控制不好,将严重制约猪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茶树良种繁殖中,为解决插穗枝条来源不足,常采用苗上剪枝的措施.如何使苗木被剪后,既能快速稳健地生长,又不妨碍茶园群体结构的完善,达到连续获取高产、稳产、优质的插穗枝条目的.为此,我们开展了以短穗育苗为源头的大田苗木种植密度研究,为创新良种快繁技术作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我县某小型猪场,存栏商品架子猪150余头。2004年9月10日,购进苗猪36头,三天后相继发病,呈暴发趋势。主要表现为高热,厌食,粪便干燥,尿黄,皮肤发白,个别猪发病后皮肤泛红。应用青霉素,丁胺卡那,安乃近等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并出现死亡病例,遂邀笔者前去诊治,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血液学检验,最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保育猪指断奶至4月龄(50kg)的仔猪.养猪业在遭受猪高致病性蓝耳病侵袭后,猪的疫病防治尤其是保育猪的疫病防治更是变得"防不胜防";垫江县的一些自繁自养猪场沿袭同样操作程序和条件,保育猪的存活率大大下降.据统计,保育猪的存活率由原来的97%~98%下降到现在的50%左右,使我县的一些规模养猪场遭受了巨大损失,导致一些养猪业主和散养户丧失了投资和补栏扩大生猪产业的信心.为了增强养猪业主的信心,迅速恢复发展、壮大生猪产业.我们把近一年诊治同类疲病的经验进行了较细致总结,现以一中型自繁自养猪场为例报告如下,供广大养猪场(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省石棉县所选的42株优树核桃坚果为试材,对体现果实品质的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壳厚、仁重、出仁率、粗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腹径、缝径、果高、风干果重、仁重之间,两两都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壳厚与风干果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腹径、缝径、果高、仁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腹径和粗蛋白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一元回归分析得出各指标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对风干果重和仁重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了更全面的函数关系,进一步讨论,得出风干果重和仁重具有相互的最佳解释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林业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研究和分析国际林业发展态势, 有助于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对外合作与交流.文中介绍了几内亚森林资源、林业政策法规、林业机构、林业科研与教育、森林保护、林产品贸易等现状,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几内亚林业的特点及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 并展望了两国林业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灰葡萄孢cAMP信号途径中蛋白激酶A的催化亚基基因pka1、pka2和调节亚基基因pkaR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构建了灰葡萄孢pka1、pka2和pkaR基因的RNAi突变体,以野生型菌株BC22为对照,对pka1、pka2和pkaR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表型和致病力进行分析,发现pka1基因的RNAi突变体的生长速率明显减慢、菌丝细胞变短、分生孢子产量增加、致病力减弱,菌落颜色、形态以及穿透寄主组织的能力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别;pka2基因RNAi突变体的菌丝较野生型明显变细,分生孢子产量降低,生长速率、致病力和穿透寄主组织的能力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别;pkaR基因RNAi突变体的菌丝变细,生长速率减慢,分生孢子产量降低,致病力减弱,穿透寄主组织的能力与野生型没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灰葡萄孢pka1基因正调控病菌的生长、菌丝发育和致病力,负调控分生孢子的形成;pka2基因正调控病菌的菌丝发育和分生孢子的形成;pkaR基因正调控病菌的生长、菌丝发育、分生孢子的形成和病菌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拟南芥抗灰霉病基因T1N6_22在抗Pst DC3000过程中的功能,分析T1N6_22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原因。【方法】对t1n6_22突变体和转基因回复突变体(t1n6_22/T1N6_22)接种Pst DC3000,检测其症状;采用间苯胺蓝染色法检测接种突变体中胼胝质的积累情况;测定接种叶片中Pst DC3000的生长量,明确T1N6_22在拟南芥抗Pst DC3000过程中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检测SA、JA和ET对T1N6_22表达的影响及T1N6_22对抗病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st DC3000对T1N6_22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T1N6_22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原因。【结果】t1n6_22突变体接种Pst DC3000后表现明显的抗病症状,而回复突变体t1n6_22/T1N6_22和拟南芥野生型表现明显的感病症状。SA处理拟南芥野生型,T1N6_22的表达量明显增强,经JA和ACC处理,该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t1n6_22突变体中,PAL、PR4、PPO、SOD和CAT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型Col-0和转基因回复植株。接种Pst DC3000后,拟南芥野生型中T1N6_22及抗病相关基因PR1、PR3、PR5和PDF1.2的表达量明显增强。【结论】T1N6_22在拟南芥抗Pst DC3000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T1N6_22的表达受SA诱导,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泌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