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是低浓度挥发性酚测定的通用方法。通过降低试验空白值、增加水样体积、使用长光程比色皿、加入标准溶液、回归曲线强制过原点等手段可大幅提高低浓度挥发性酚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正>泥鳅(Oriental weatherfish)因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不高,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泥鳅的苗种需求逐步增大,但是,泥鳅苗种培育却因几个普遍问题限制了成活率,导致很多育苗企业乃至部分地区的泥鳅养殖规模。笔者结合近几年国内泥鳅育苗的经验教训,将影响泥鳅育苗成活率的这几个普遍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1亲鳅选择及比例选择好亲鳅及比例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很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南美白对虾池塘高密度养殖关键技术,包括养殖池塘选址、池塘清淤消毒、水质要求、苗种选择、虾苗放养、饵料控制和水质日常管理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泥鳅因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繁殖力强、饵料易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广阔。泥鳅在天然水域中很少生病,但随着人工养殖放养密度过大以及滥用药物,导致水质恶化,泥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是一种中小型鱼,原产自非洲。因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同时,它还具有生长快、产量高、食性杂、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的鱼类之一,深受养殖户青睐。然而,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罗非鱼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增加,制约了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弄清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病害现状及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Oriental weatherfish)因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繁殖力强、饵料易得,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养殖前景广阔。通常泥鳅都在秋季大批量上市,但此时,其售价并不高,而春节前后上市,售价则能提高20%~50%。泥鳅有冬眠的习性,要实现冬天顺利捕捞泥鳅并且不使其患病绝非易事。笔者结合近几年国内捕捞泥鳅的经验教训,将池塘养殖泥鳅冬季捕捞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引地下井水,唤醒泥鳅  相似文献   
7.
对2户的池塘设备、放养品种构成、产量收益进行了投资构成、养鱼品种、池塘、资金、劳动(人力)等5项生产力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养鱼投资饲料是主体。按总利润和投资比折算,A、B户每吨饲料赢利分别为1 779元、1 813元(含辅鱼利润),饲料系数分别为1.7、1.6。在放养密度(尾数)近似的情况下,大规格鱼种对增加池塘生产力资金增益率有显著作用。草鱼是淡水养鱼品种调整的主养鱼。草鱼的市场价格、消费者喜爱程度、群体产量以及成熟年龄都高于鲤鱼。辅养鱼(鲢、鳙)的产量比重和规格是提高资金效益的重要部分。辅鱼产量B是A的2.17倍,产值B是A的3.35倍。利润B占24.1%,A占8.5%。施肥不仅能提高辅鱼产量比重和规格,而且能调节水质,维持浮游藻类消长平衡,促进主鱼正常生长,增加综合效益。人力生产力与单位产量、效益和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养鱼专业户要有0.67hm2以上的适宜规模。人力管理不单是喂鱼、加水、防病,而是把池塘、鱼种、饲料等物化技术、养鱼技术、资金在时空上恰当地融合在一起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凝聚成高产、低耗、高规格、高价位、高效益,达到养鱼盈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黄鳝,因其肉嫩味鲜,营养价值甚高,素有“小暑黄鳝胜人参”的美誉,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但是,黄鳝网箱养殖的成活率一直困扰很多黄鳝养殖户,怎样提高成活率,是目前黄鳝产业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养殖,将提高网箱养鳝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1鳝苗挑选  相似文献   
9.
黄鳝(Monopterus albus)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黄鳝在天然水域中生病较少,但随着人工饲养尤其是网箱养殖的数量增多,密度加大,滥用药物,水质恶化,黄鳝病虫害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0.
青蛤Gylina sinensis(Gmelin)俗称铁蛤、墨蛤、蛤蜊、石头螺等,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因此倍受消费者青睐。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和捕捞过度等因素影响,青蛤资源日益匮乏,青蛤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开发异军突起。目前,江苏、浙江等地青蛤人工育苗与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已十分成熟,而渤海南部此类技术研究尚处在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