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适合AFLP分析的油茶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提取DNA,40个样品用改良的提取纯化方法成功提取出适用于AFLP分析的高质量DNA,OD260/OD280在1.7-2.0之间,可以用于AFLP反应。该方法打破了仅能用幼嫩叶片作为提取材料的限制,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重要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外源DNA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建立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系的外源基因转染体系,本研究利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外源基因,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探讨了DNA用量、脂质体用量和转染时间等因素对转染绵羊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0 μL转染培养基中成纤维细胞达到85%汇合时,添加由50 μL DMEM中含有0.2 μg DNA和50 μL DMEM中含有2.0 μL LipofectamineTM 2000的两种溶液混合构成的转染液并转染12 h,可获得最高的转染效率。当转染12 h后,用基础培养液培养至第24小时,细胞核周区出现强绿色荧光,而当转染后48~64 h观察时,细胞核周区的荧光强度明显弱,而远离核周区的胞质中的荧光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犊牛在哺乳期的发育决定未来生产力。我国很多奶牛场培育犊牛仍然采用哺乳期3~4个月,喂乳量500~600 kg的古典方法。据报道,这种高奶量培育犊牛,前期发育较好,但后期采食粗饲料能力差,影响犊牛消化器官的发育和终生产奶量。为此,国外多采用早期断奶,提前补料的方法。自70年代英国首次用发酵初乳培育犊牛获得成功以来,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我国80代年初也做了一些研究,但未见有系统的报道。为降低饲养成本,培育高产奶牛,探讨发酵初  相似文献   
4.
5.
3种油茶植物花粉贮藏及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普通油茶、越南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3种油茶植物花粉的贮藏条件、萌发培养基、培养温度以及不同贮藏条件和不同贮藏时间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茶植物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低温和冷冻干燥条件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下降缓慢,其中以冷冻干燥贮藏的下降速度最慢;在室内自然温度下贮藏的花粉生活力下降很快,大部分花粉生活力在贮藏10 d后基本丧失。不同油茶植物的花粉适宜培养温度为20℃,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0.01%硼酸+0.03%硝酸钙+0.02%硫酸镁+0.01%硝酸钾+15%蔗糖+1%琼脂。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小鼠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干涉序列,根据GenBank中小鼠的MSTN基因序列,采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MSTN基因序列,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MSTN;根据MSTN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种MSTN基因干涉序列(M1、M2、M3),并构建相应的RNA干涉载体pRNAT-M1、pRNAT-M2、pRNAT-M3。将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MSTN单独或分别与3种干涉载体共转染293GP细胞,检测干涉载体对MSTN基因的干涉效率。结果表明:试验成功克隆得到与GenBank中的序列同源性为99.91%的小鼠MSTN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MSTN;与转染pcDNA 3.1(+)-MSTN后的293GP细胞中MST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1.000)相比,转染pRNAT-M1、pRNAT-M2、pRNAT-M3后MSTN基因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RNAT-M1的干涉效率最高。说明研究成功获得对MSTN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干涉作用的干涉序列。  相似文献   
7.
结合红细胞裂解法和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分离获得胎牛骨髓MSCs(bBMSCs),经贴壁培养、传代纯化后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进而设定不同浓度胎牛血清-血清替代物(FBS-KSR)组合培养基(10%FBS、5%FBS+5%KSR、2.5%FBS+7.5%KSR、10%KSR),对第5代bBMSCs进行体外培养,并对其增殖、多能性及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原代bBMSCs具有贴壁特性,呈成纤维样细胞形态,表达MSCs相关标记分子CD73、CD90、CD105,不表达相关阴性分子标记CD45、CD34;体外具有成脂及成骨分化潜能,生长曲线呈典型的"S"型。CCK8检测显示,5%和7.5%的KSR可作为FBS的替代品,对bBMSCs体外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浓度KSR后增殖相关基因bFGF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进一步证明KSR可以提高bBMSCs的增殖能力;多能性相关基因检测显示,添加KSR组中Oct4、Sox2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凋亡相关基因检测显示,5%FBS+5%KSR组中抗凋亡基因Bcl2mRNA水平显著上调,而2.5%FBS+7.5%KSR组中Bcl2表达显著下降而促凋亡基因Bax mRNA水平显著提高。推测这是由于细胞传代培养1周时,各组中细胞可能处于生长周期的不同时期,5%FBS+5%KSR和2.5%FBS+7.5%KSR组中细胞已到达平台期,发生生长抑制,需及时传代,而10%FBS组中细胞仍处于对数生长期,未发生细胞凋亡。这也进一步说明,适当浓度KSR缩短了bBMSCs体外增殖周期,提高了细胞的增殖效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适当添加KSR有利于bBMSCs的体外扩增和多能性维持,同时需注意根据增殖周期变化调整传代时间,这对进一步优化牛及其他动物BMSCs的体外培养条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脂肪沉积过多是肉鸡饲养集约化中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二问题,科技人员探讨了饲料中添加羽毛粉对脂肪沉积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供试肉用仔鸡共1800只,饲养于全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在体细胞中小鼠Desmin基因启动子是否具有表达活性,试验根据NCBI中小鼠Desmin启动子的序列,利用生物软件Primet Premier 6.0设计序列上、下游引物,克隆小鼠基因组中Desmin启动子片段,将克隆到的Desmin启动子片段与pAcGFP1-N1载体中的CMV启动子进行置换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肌细胞特异表达MSTN基因RNA干涉序列的小鼠成纤维细胞株,研究利用人工合成的小鼠肌肉启动子SP,连接前期工作中获得带有GFP基因的小鼠MSTN基因RNA干涉载体pR-NAT-M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RNAT-SP-M1,将pRNAT-SP-M1线性化后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并通过300μg/mL G418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细胞。结果表明:获得的转基因阳性细胞呈现正常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梭形,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绿色;转基因阳性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形;转基因阳性细胞经冷冻复苏后,仍具有正常的细胞形态和增殖特性;PCR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阳性细胞基因组DNA中整合有pRNAT-SP-M1序列。说明成功获得了转肌细胞特异表达的MSTN基因RNA干涉序列小鼠成纤维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