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22篇
  2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辛香二号为对照,在贵州遵义、黄平、铜仁等9个试点进行了9个品种的区域试验,为贵州辣椒品种的审(认)定、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干辣椒品种平均667 m2产量依次为卓椒十二号椒王九号天升(CK)黔椒10号星火8号方辣1号湘冠4号铜仁干椒二号老农917黔辣448。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是卓椒十二号和铜仁干椒二号。  相似文献   
2.
郭惊涛  吴康云  邓英  孟平红  潘学军 《农技服务》2011,28(2):160+164-160,164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和高代自交系进行组合选配,获得的牛心甘蓝新组合15N10JF-7×8N8CF-1、15N10JF-7×13N8SG-4,具有  相似文献   
3.
4.
春甘蓝新品种--黔甘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甘春新品种‘黔甘1号’,叶球扁圆,结球紧实,商品外观好;单球质量1.8kg;中早熟,冬性强,露地越冬栽培不易先期抽薹且丰产;叶肉细嫩,风味品质好,经济性状优良;宜作春甘蓝栽培,也可作冬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5.
加工型独山大叶青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山大叶青菜是贵州省特有的地方叶用芥菜品种,是"中国八大腌菜"名牌之一的"独山盐酸菜"的主要原料,也是贵州东部及南部地区农村制作泡菜及干盐菜等土特产品的主要原料.因其叶片宽大,叶柄肥厚,汁多质脆,并含有清淡的芥辣味,有去热火、御风湿、利五脏、通经脉之功效,可鲜食和加工腌制,有500余年的产销历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笔者经多年研究,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花期喷洒5%的盐水加0.3%的硼砂水溶液后使其花期自交,可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指数及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辣椒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采用盆栽试验,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辣椒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参数。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的变化各不相同,叶位3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与其他叶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针对喀斯特山区农业干旱频发及土壤瘠薄、保水性差的特点,简要概述贵州辣椒种质资源耐瘠性鉴定体系,为今后选育耐瘠能力强、产量高的耐瘠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菌根桑能与石漠化地区贫瘠、干旱等主要生态障碍相耦合,有利于减轻贫瘠干旱胁迫,成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一种新的有效措施。在综述丛枝菌根真菌的结构、生理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石漠化恢复过程中菌根桑的可利用性以及在调查桑树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筛选优良抗性菌株、丛枝菌根真菌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桑树的共生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前期研究工作,旨在从全新的角度探讨菌根桑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对策以及为岩溶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理奠定基础,从而保证菌根桑在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贵州属常年干旱地区,在选育出耐旱桑品种的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栽培技术改进,才能充分发挥出品种优势。从桑苗的繁殖,桑树栽植技术,桑树管理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方面介绍了贵州省山地丘陵干旱地区桑树栽培技术,以期为贵州蚕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