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茶多酚在食品及日用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爱芹 《中国茶叶》1994,16(2):30-31
从茶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茶多酚,最初主要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化剂用于油脂和含油食品的抗氧化变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茶多酚在生物医学、卫生保健、食品工业及日用化工等领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茶多酚在食品及日用品上的应用作一叙述。 一、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作油脂食品抗氧化剂 茶多酚的主要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图所示。由于儿茶素A环和B环上的酚性羟基具有供氢的活性,因此,其还原能力很强,为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多年的实验,证实茶多酚对油脂和含油食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见表1)。虽然对植物油(花生油)氧化生成过氧化合物的抑制率较低(69.4%),然而对动物油(猪油)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效果,过氧化台物生成的抑制率高达97.5%。茶多酚用于如饼干、方便面等含油食品,其抗氧化效果也不错,过氧化合物生成的抑制率达75%以上。另外,根据新加坡生物化学教授达斯的研究结果,与普通方法冷藏的肉类相比,用茶多酚溶液浸泡过的肉类,冷藏后其过氧化合物的含量低70%~80%,表明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逐渐从温饱型转向保健营养性。目前,市售冰淇淋脂肪含量高达12%~14%,含糖量高达18%~27%。中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量食用高脂冰淇淋易引发高脂血症,儿童大量食用高糖冰淇淋,不仅影响食欲,还将为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大量增殖提供有利条件,增加了患龋齿的可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申请创办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杭州中科天然植物技术公司日前正式开业。杭州中科天然植物技术公司前身为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维多酚实验厂,主要生产、经营茶叶天然抗氧化剂——“维多酚”,这次获准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维多酚”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同时,公司还扩大了营业范围,除经营“维多酚”  相似文献   
4.
利用16个茶叶主产省2 210份茶农调查数据,借助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受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茶园经营特征和组织与技术服务特征4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组织与技术服务特征因素的影响最大。具体来看,年龄、家庭人口规模和茶园规模对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残限量标准认知、家庭年收入、组织化程度、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对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了解农残限量标准的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约是不了解的2倍;家庭收入每增加1万元,技术采用发生比相对增加2%;加入合作社的茶农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的概率是未加入的1.73倍;茶农参加病虫害防治培训次数每增加1次,技术采用发生比提升为原来的150%。受教育程度、打工收入占比、农药价格敏感性等因素在本研究中对茶农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有关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增强茶农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病虫害防治培训,降低技术使用成本等手段促进农户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以便实现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直是带动地方经济的一把利器,而茶叶在此方面的发展一直在农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根据浙大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的定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就是特定区域内各类相关组织所共有的,在茶叶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营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以联合提高区域内外消费者的评价,使茶叶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茶叶品牌~([1])。它是茶产业在整体经营呈现分散态势,产业规模基础小,缺乏品牌建设所需的资本支持下的发展选择;一般由政府主导,在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6.
朱永兴  姜爱芹 《茶叶科学》2012,32(2):147-154
搜集、整理了中文茶经济类科技文献1449篇,从文献统计和关键词分析的角度对其进行综述。文献统计显示,该类文献的数量在最近10年中呈现出具一定下凹度的曲线向上的增长趋势;共有461种期刊刊登茶经济类文献,其中发表50篇以上的有3种,另有64.2%的期刊每刊只发表1篇这类文章;共有第一署名作者1152位,其中发表5篇以上的有12人;这些作者隶属于803个机构,以高等院校、农业类机构为最多,科研和经贸类机构较少。关键词分析得到,这些文献中共有不同关键词3642个,出现总频次8595次;出现频次处于前列的有“茶产业”、“产业化”、“发展”、“对策”、“品牌”、“名优茶”、“有机茶”、“普洱茶”、“可持续发展”、“经济效果”、“贸易”、“市场”等;不同年代的高频次关键词呈现不同特点,近年新出现的关键词中主要有黑茶、市场建设、茶业协会、区域品牌、品牌营销、产业结构等。最近10年来,人们对茶品牌、茶文化经济等概念的关注度正在提高,而对出口贸易的关注度总体上处于下降,但最近3年又有回升。  相似文献   
7.
清代澳门茶叶贸易衰落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门开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之先河,是我国首个茶叶出口港。目前,对清代茶叶出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广州"十三行"和福建(泉州与厦门)与东南亚的贸易等方面,而对当时澳门地区的茶叶贸易情况缺乏研究。本文分析了澳门茶叶贸易由盛到衰的历程,阐明了澳门作为中国首个茶叶出口港在中国茶叶贸易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探讨了澳门茶叶贸易衰落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有科技驱动型、投资驱动型、龙头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合作社带动型等模式。以102个县域茶产业发展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茶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扶持资金、良种普及、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培育对产业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干茶批发市场数量对提高产业效益反而有显著负向影响,茶青市场对产业发展还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竞争优势理论与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运用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了影响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因素与制约因素。优势因素在于: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资源丰富,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是我国茶业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国内外两大市场的需求互补提高了茶业效益。制约因素主要是:生产要素利用效率较低,上游产业处于劣势,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组织程度低,政府提供的制度环境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中高收入群体茶叶认知与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认知、消费行为、消费障碍以及品牌忠诚度。结果表明:(1)中高收入群体对茶叶整体认知度较高;(2)茶叶消费比例超过6成,品类偏好于历史名优茶;(3)茶衍生品消费意愿较高,调饮茶、茶饮料占有较大消费市场份额;(4)导致部分人群不喝茶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忧饮茶对睡眠有影响,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问题特别是农药残留超标问题非常担忧;(5)茶叶消费的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口感、品质和知名度是影响品牌忠诚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针对中高收入群体的茶叶市场营销建议:一是结合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偏好调整产品结构;二是消除消费障碍或隐忧;三是从口感、品质和知名度3个维度入手提高茶叶消费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