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东省河源市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河源市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时间上,1985-2004年近20年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业用地面积减少761.1×10^3 hm^2 有林地面积减少171.2×10^3 hm^2 森林覆盖率提高31.7个百分点 无林地面积减少600.9×10^3hm^2 森林蓄积量增加2 708.4×10^4m^3 消耗量小于生长量。同时力求找到动态变化的原因,并预测其发展方向。空间上,有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源市的北部和邻近边界山地地区,灌木林与疏林地分布在中部地区,无林地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心地带。  相似文献   
2.
韶关市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妍  林媚珍  姜喜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16-18418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择斑块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形状指数、比邻指数等多个景观指数,基于300 m粒度值,分别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两方面分析广东省韶关市1993年、2004年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韶关市林地景观受到侵蚀分割,水域景观较为稳定,耕地景观的移入率和移出率较高,建设用地处于分散化的非平衡过程中,整体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昆山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将它与鼎湖山的生物资源、广州市的气候作简单对比,明确景区在资源、气候和政策上的优势,在基础设施、人员和市场竞争上的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昆山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包括: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撤除一些重复建设的宾馆、饭店,发展当地居民的农房来填补旺季缺口;实施"插入式"开发策略,将其插入到"大广州自然与人文旅游圈"、"广东省中部南亚热带生态系统旅游圈"中,成为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亮点;面向当地的"绿色消费"市场,将它设计成"大都市周末绿色休闲吧",成为当地游客非一次性的消费。  相似文献   
4.
湛江市区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湛江市区1991年、2000年和2007年3个时期土地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湛江市区具有景观破碎化程度先提高后降低,景观结构组成复杂化趋势先快后慢,城市发展影响了景观格局变化等特点。在类型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面积(CA)、斑块数目(NP)、类型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共5个景观指数;在景观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总面积(TA)、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AREA-MN)、香农多样性指数(即SHDI,为各斑块类别丰富度总和的负值)共6个景观指数。这些景观指数表明:近20 a来,湛江市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幅度大,人类活动对城市景观要素和整个景观格局的影响很深远。并进一步讨论该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