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2篇
农学   24篇
  7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3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小麦生产以获取籽粒产量为目标。随着小麦品种的改良和栽培技术的改进,中国小麦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小麦(谷粒)产量最高的国家。相伴而生的问题则是小麦(谷粒)生产供大于求,农民种麦效益低等[1]。为此,如何拓宽小麦作物资源的利用途径已成为农业科技工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江苏省淮南片 1 989~ 1 999年连续 1 0年 (5轮 ) 4 5个小麦品种 (系 )的区试结果 ,其平均产量为 5 .0 661 t.hm- 2 ;年度 (轮次 )间的产量呈现低 -高 -低的演变趋势 ;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穗数较为稳定 ,且与产量关系不密切 ;而每穗粒数随着产量的起伏表现较大增减 ,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粒重大小基本决定产量高低。本地区目前应用推广小麦品种的出粉率均较低 ;蛋白质和面筋含量以苏麦 6号较高 ,但由于其面团稳定时间短 ,仍不适于制作面包 ;扬麦 1 5 8和宁麦 8号适合制作面条和馒头 ;宁麦 9号为较优质的饼干、糕点小麦。此外 ,还探讨了小麦产量育种的策略和品质改良的重点及要求。  相似文献   
3.
小麦品种苏麦3号抗赤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金保  葛永福 《作物学报》1997,23(4):450-453
本研究以苏麦3号为染色体供体,一套“中国春”小麦单体系列分别作为受体和轮回母本,连续加交4次,并建立两套独立转育的重复系,对赤霉病抗性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系I中,苏麦3号染色体2B、3B和6B与赤霉病性有关;重复系Ⅱ中,染色体7A、2B、3B和6B与赤霉病抗性有关。由此推断,苏麦3号的的抗性基因位于染色体2B、3B和6B上,染色体7A是否具有抗性基因,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2D染色体  相似文献   
4.
为给改进实验室馒头制作和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以3种弱筋面粉(市售美玫牌面粉;磨自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生选6号的面粉)为基础粉,采用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研究了酵母、糖、起酥油和泡打粉含量对南方馒头加工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了南方馒头感官得分与因素变量的二次回归模型方程,该模型回归显著。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南方馒头加工中的最佳辅料配比条件为:酵母含量1.0%、糖含量15.0%、起酥油含量1.8%、泡打粉含量1.0%。在此配比条件下,3种弱筋粉制作南方馒头的感官得分预测值分别为86.5、88.3和84.5分,验证值分别为86.1、87.8和83.7分,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只有0.46%、0.57%和0.9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江苏省小麦品种的谷蛋白亚基组成现状,为品质育种提供理论指导,选用77份来自江苏省淮南和淮北主要小麦育种单位的育成品种或高代品系,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对Glu-1和Glu-3位点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Glu-1和Glu-3位点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变异丰富。共检测到12个HMW-GS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有3个,Glu-B1位点有5个,Glu-D1位点有4个。LMW-GS的Glu-A3和Glu-B3位点则分别检测到5个和6个等位变异。淮北小麦的HMW-GS多态性高于淮南小麦。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差异较大,且淮北和淮南表现不同,优质亚基比例较低。Glu-1位点主要亚基类型为0(46.8%)、1(49.4%)、7+8(63.6%)和2+12(63.6%),Glu-A3位点主要亚基类型为a(23.4%)、c(57.1%)和d(15.6%),Glu-B3位点主要亚基类型为b(22.1%)、f(49.4%)和j(1B/1R易位)(16.9%)。淮北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优质亚基及亚基组合较少,Glu-B3j分布频率高(54.5%),亚基质量有待提高;淮南小麦的优质亚基及组成亦较少,需根据中筋和弱筋小麦育种目标并结合蛋白质含量和亚基选择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作物品种推广应用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区试中某些产量最高的品种,往往在大面积生产上不受欢迎,而那些中类品种反能迅速扩大,成为当家品种.究其原因,是人们在评选品种时,长期以来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品种的产量位次上,而忽视了品种的综合性状.由于大田生产条件的千差万别,导致影响产量的因素错综复杂.试验中的单项冠军,常是在得天独厚的条件下显现的优势,一旦遇到不利因素,就会暴露出许多弱点.唯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才能适应多变环境而立于不败之地.据此,本文根据江苏省淮南片1983~1984年度小麦品种(系)区试结果,在产量的方差分析和稳定性测定基础上,试进行多性状模糊综合评判,以期较全面地利用试验信息,提高品种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以Glu-1位点正常和部分缺失的小麦品系为材料,探讨HMW-GS和LMW-GS组成与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的关系,为利用HMW-GS缺失系改良小麦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在20个供试硬白冬麦品系中,1个品系为Glu-A1位点缺失,5个品系为Glu-D1缺失,3个品系为Glu-A1和Glu-D1双缺失。所有品系的蛋白质含量皆较高(13.39%~14.12%),品系间无显著差异,缺失系与非缺失系间也无显著差异。Glu-1位点缺失显著降低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低分子量谷蛋白比(HMW/LMW)、不溶性谷蛋白大聚体的含量和百分比。谷蛋白/醇溶蛋白比(GLU/GLI)在基因型间变幅较小,且在缺失系和非缺失系间无显著差异。Glu-1位点缺失显著降低了面团弹性,但显著提高了面团的延展性。部分Glu-1位点缺失系仍具有较高的面团强度和突出的延展性,谷蛋白聚合体粒度分布和面团特性受谷蛋白亚基组成和表达量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Glu-1位点亚基缺失可能是改善面筋延展性,提高食品加工品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宁麦13号小麦具有较卓越的高产、稳产性能,大面积生产中的一般产量为400 kg/667m2左右,高产田块可达500 kg/667m2以上,少数千亩连片高产场圃产量高达550~600 kg/667m2。宁麦13号属穗粒重兼顾型品种,并以穗粒数为主,且植株偏矮,抗倒性较强。因此,中高产栽培中,为求得高产、低耗、高效目标,应采用中高密度配以中高氮肥的模式,即基本苗15万~20万/667m2,施氮量19.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匈牙利小麦生产情况,重点介绍了匈牙利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的小麦育种机构、育种方法、育种成就以及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品种的产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析了长江中下游麦区1991~2005年审定推广的73个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1)品种间产量水平的差异很大,产量变幅为3 237.5~6 644.7 kg/hm2,平均产量4 945.9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幅6.66%。(2)不同省份间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安徽、湖北和浙江小麦品种的平均产量分别比江苏小麦品种低3.45%、7.03%和34.90%。(3)“九五”和“十五”期间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分别比“八五”期间提高了21.89%和15.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