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渗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环法,研究不同地形条件(坡度、坡位、坡向)、降雨等因子对土壤渗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渗透速率具有明显的坡面垂直变异规律,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的渗透速率减小,达到稳渗的时间延长,但是坡度大于20°以后,稳渗速率反而升高;阳坡土壤的初渗速率大于阴坡,而阴坡土壤的稳渗速率大于阳坡;不同坡位条件下的试验表现出从坡上部到坡下部,土壤渗透速率随坡位下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降雨前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大于降雨后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降雨前土壤达到稳渗所需时间比降雨后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利用NOAA/AVHRR图像确定热点和火点的算法。目前这些算法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阈值法,另一类是上下文法。前者方法简单,但却有许多局限。后者目前使用很多,其中一些方法,如多时段数据方法可以用于复杂地形和植被条件下的林火探测。  相似文献   
3.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引种甘肃线黄花和湖南荆州花的栽培试验,并与引种地野生黄花菜相对比,结果表明:①甘肃线黄花是适合黑龙江省栽培的优良黄花菜品种;②甘肃线黄花人工栽培的纬度向北推移了8°53′,在无任何防寒措施下,可在冬季-44.5℃的低温下露地安全越冬,比原产地(甘肃)-22.9℃耐寒度提高21.6℃;③在无霜期仅109d的条件下,生育正常,比原产地(甘肃)生育期缩短了40d左右;④定植2~3a就能成丛生长,6—7月份生长最旺盛,在雨季到来之前就可有效的覆盖地面,其覆盖度可达65%~95%,在5°~6°的坡地上种植黄花菜,可减少地表径流23.6%~88.9%,减少土壤流失量57.4%~98.5%;⑤定植3~5a后就可进入盛花期,鲜花干制率为14%~20%,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干花产量可达1.5~3.0t/hm2,鲜花采收后,每公顷可割45t左右青叶作饲料;⑥甘肃线黄花与引种地黄花菜相比,不仅花大产量高,而且植株生长迅速,年生长量大,覆盖率好,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水土保持价值。  相似文献   
4.
依据相关历史资料,初步研究了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地区森林资源的历史变迁,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变迁原因、过程和结果,提出了恢复森林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帽儿山次生林植被主要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1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7种,被子植物86科324属74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9科249属572种,单子叶植物17科75属172种.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5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94属,占整个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总属数328属的59.15%,帽儿山次生林区系特有现象明显,与东亚及日本植物区系联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6.
云杉和落叶松树干径流对土壤pH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树干径流对林下土壤pH的影响,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市内,取样分析了云杉(Piceakoraiensis)和落叶松(Larixgmelinii)树干周围的土壤pH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两树种树干周围表层土壤(10cm)的pH均由树干基部向外围逐渐增加,pH最低值常出现在树干基部附近,有的树干周围土壤pH等值线呈近似同心圆的分布。云杉树干基部土壤的pH低于落叶松,云杉树干周围土壤pH出现下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表层。在哈尔滨市内,两树种树干周围表层土壤pH的下降程度均大于凉水自然保护区,说明树干径流对土壤pH的影响与大气污染相关。虽然两树种树干径流对土壤均产生了酸化作用,但由于云杉树干周围土壤pH并没有出现较强的酸性(水浸pH下降到5.13,盐浸pH下降到4.79),因此,还不能认为云杉的衰退死亡与树干径流的酸化作用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离体培养绿巨人Spathiphyllum kochii的幼叶。结果表明:BA为1.0mg·L~(-1),NAA为0.5mg·L~(-1)的组合时诱导效率最高,诱导频率可达到100%。组培苗在大量元素减半并附加0.5mg·L~(-1)NAA的1/2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最为适宜,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火烧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胡桃楸人工林进行控制火烧,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烧情况,对火烧前后土壤pH值、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钾、钙、镁等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其与林火能量释放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烧使胡桃楸人工林土壤肥力总体增加。火烧后土壤pH值、速效磷、钾、钙、全氮、速效氮增加,镁变化不显著。火烧对土壤各主要化学性质影响的程度与点烧时的能量释放有关,其中全氮、速效氮、速效磷的绝对变化值与样地总能量释放呈负相关,镁的绝对变化值和钙的相对变化值与单位面积能量释放呈正相关,而pH值和钾与这两个能量释放指标都不相关。上述所有化学性质的变化与林火强度都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以林火强度为依据划分的轻度地表火和低度地表火对土壤各化学性质变化程度没有影响。同时对林火烈度与林火能量释放诸指标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