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麦土传花叶病在日本于1900年前后就已发现,1919年在美国中南部发生,后来扩及东部麦区。1923年确定它是病毒性的,是最早被知道的小麦病毒病之一,而且首先被认为具有土传的特性。近年该病遍布于美国东部和中部以及日本、意大利、埃及、阿根廷和巴西等。根美国1975年前后多点多年试验结果,最轻的减产2—5%,平均减产20%左右,较重的减产40—50%,最重的减产75%。我国当前有关小麦这方面病害的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小麦产量和育种目标初步进行了一些典型调查。从小面积高产栽培来看,需要一些亩产稳定在千斤的品种。目前长江下游地区推广的一些小麦品种中,亩产800斤以上潜力的为数不少,但有否可能以这些品种为基础,从中进行选择,育出一些在某几个方面有所改进的新品种,需要对这些品种群体的遗传变异作必要的研究。而要了解这些高产小麦品种群体各种性状的遗传变异程度,需要采用遗传方差的分析,估计出遗传方差、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力等遗传参数。而遗传力并不能完全作为选择效果的指标,为了有效地预测选择效果,有必要进行遗传进度的估算。但是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春开始,为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建拓抗赤霉病基因库,进行了小麦抗赤霉病资源的鉴定筛选工作。在连续5年的鉴定中,肯定了:于同一鉴定条件下,不同品种感病程度差异显著;通过接种鉴定,筛选抗源是有效的。但是,在鉴定中发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播期,甚至同一播期的不同小区间,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这说明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病原菌数量及寄主生育期有关外,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MS培养基或N6培养基,添加适当的植物激素与有机成分,对非小偃血统的普通小麦抗赤霉病杂种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花粉植株。用花药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有愈伤组织形成,有些杂种材料花药诱导成愈伤组织的频率较高。因此,通过花药培养途经,以缩短杂种性状稳定的年限,加速小麦抗赤霉病高产品种的选育进程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