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本项工作的目的在于探求水稻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初孵幼虫在稻株上的定向特性,为鉴定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品种植株间的抗螟性能做一些基本工作。其次,以人工合成的“稻酮”进行蚁螟趋化反应试验。工作系于1961—1964年进行。所得结果初步表明:1.在稻株上的定向部位:蚁螟侵入孔距稻株基部的相对高度为,分蘖期<10厘米;圆秆期10—20厘米,孕穗期后>30厘米。在生长期相同的植株上,籼稻>粳稻。入侵途径以叶鞘侧部的脉间蛀入为主,部分咬脉而入。2.蚁螟在分蘖期至圆秆期稻株上主动选择叶鞘部位入侵,并非由“向地性”所支配。3.蚁螟对各生育期水稻叶鞘组织的趋化反应与成虫的产卵选择性相吻合,即偏选分蘖期与孕穗期的稻株(或叶鞘)。4.在稻株叶鞘及孕穗穗苞内含有诱致蚁螟的物质,而在稻叶叶片组织内可能含有拒食作用的物质。5.蚁螟着生数量,在秧苗上为,17天秧>44天秧;在分蘖与圆秆期稻株上,籼稻>梗稻。6.一定浓度的人工合成“稻酮”能明显地引起蚁螟的嗅觉反应。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蚜虫传播豆类作物病毒病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蚜虫的种类、春季有翅蚜优势种及其消长情况。本项工作使用英制“Jo-hnson-Taylor”吸捕器与黄色诱蚜血捕捉有翅蚜虫,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Taylor's指数法则中的b值因种而有不同,表现十分稳定。但在有些情况下,在生活习性相近的不同种之间,b值却相同。另外,Taylor's参数b值尚因种在不同时期和虫态的种群而表现差异。  相似文献   
4.
桃蚜(Myzus persicae)有翅型和无翅型所产后代生活在粘腺毛马铃薯杂交后代D888-4、MH_4-5盆栽植株上的存活率、生长历期与生殖力均显著地低于感性对照品种Superior植株。在适温(22—15℃)或高温(33—18℃)下的Superior植株上,有翅型后代的r_m均大于无翅型的后代。在D888-4和MH_4-5上,两蚜型后代的r_m均接近或等于零。  相似文献   
5.
有关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等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基康 《植物保护》1985,11(3):27-29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与经济阈限这两个名词及其所含的概念于1959年被提出,20多年来,在应用中得到不断地发展。在实际的害虫治理程序中,对于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研究和应用还是十分薄弱的。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1)多数害虫治理研究的重点放在生态学和防治技术方面;(2)测定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在方法上存在最大困难;(3)  相似文献   
6.
夏大豆品种抗豆秆黑潜蝇抗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983—1985年,对南方4582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蝇性抗源鉴定。初筛时,于1983年8月和10月分别对2064个和3610个大豆品种进行测验。根据每品种10株的平均虫量,筛选出855个品种,连同新参加筛选的972份材料和感性品种,设立无重复的试区,于1984年8月再次进行筛选。将从第二次筛选出的219个品种于1985年设立了3次重复的试区,以虫量结合虫道进行鉴定,从中选出15个品种。这些材料可以供抗性机制和抗蝇育种研究之用。本文尚就叶柄的含虫量,主茎虫道长度与抗性分级标准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夏基康 《植物保护》1980,6(4):39-42
1.作物抗虫性研究和利用的必要性、可能性: 我们面对防虫增产和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这就是培植更多更好的抗虫性品种。如若把抗虫性利用和生物防治结合起来并与化学防治相协调,可望有效地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临界线以下。在抗虫性品种植株上附生着少量害虫及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地区寄生于豆秆黑潜蝇的寄生蜂计有8种,其中寄生率最高的是豆秆蝇瘿蜂与豆秆蝇茧蜂。若将寄当年滞育至翌年羽化的被寄生的蝇蛹计算在内,寄生蜂在后期(9月)对存活蝇的寄生率接近于100%。各种寄生蜂的寄生数量与大豆植株不同部位之间的联系十分显著。豆秆蝇瘿蜂在大豆主茎内最多,叶柄内最少;长腹金小蜂与两色金小蜂则在叶柄内最多,主茎内最少;其他蜂种在植株各部位的数量差异不显著。8种寄生蜂在田间的分布型经卡方检验与Taylor指数法则的测定,在各个时期和大、小样本均属泊松型。  相似文献   
9.
蚜虫的寄主选择与取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作为植物病毒主要介体蚜虫的寄主选择和取食行为。蚜虫对寄主的选择主要为有翅蚜。有翅蚜的活动可分为4个行为阶段:停息相、迁飞相,进攻相和定居相。蚜虫的寄主选择主要在迁飞相和进攻相,并按一定的行为序列进行。决定蚜虫寄主选择行为序列执行的因素主要是食物源刺激,蚜虫在活动中若得到适当的正向刺激,就开始取食。由于大多数蚜虫吸食韧皮部,因此对蚜虫的口针导向机制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1979年7月20—22日、8月10—12日、9月10—12日分别从9、8、5块大豆田,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豆秆黑潜蝇田间分布型调查。按豆田大小分別规划出各包括5至16个小区的区组。区组面积为20×100M 至100×100M。每小区面积为25×25M(个别田的小区为20×20M)。在每小区内随机抽样4点,每点两排,每排5株。每区组抽样320株(8×40) 至640株(16×40)(个别田为5×40株)。将豆株携回室内进行剥查。所获资料应用电子计算器(Casio fx—140)进行频次分布适合性测定。7月代的低密度虫口符合潘松分布,而8月、9月高密度虫口符合负二项分布与核心分布。样点含量大小以及豆株不同部位的虫口数影响样本的分布。一些扩散型指数(如 Ca、I、L)以及平均拥挤度与平均数的回归关系在本文中应用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