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3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橄榄是我国的名特优水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福建省为我国橄榄的主要产区,栽培面积1.12万hm^2,产量3.09万t,主要分布于福州地区以南的闽江下游沿岸,莆田、泉州、漳州为三大主栽区。莆田市是优质橄榄的主产地,有闻名省内外的“霞溪本”和“糯米橄榄”等橄榄良种。但由于树龄大、粗放管理、病虫为害越来越严重,致使橄榄树势严重衰退,产量剧减,经济效益极低。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特种甘薯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特种甘薯的产生及其特点、类型,分析了福建省研究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对特种甘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及其发展前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 农业部科技司于1990年5月8~14日在江西永修县云山垦殖总场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专利代理人会议”。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的包括水产、农业、农垦、农机、畜牧等系统的专利代理人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首先由农业部科技司专利处处长高级工程师黄家俊向大家传达了第三次全国专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总结了农业系统专利工  相似文献   
4.
我区大部分蒙古族人口居住在山、沙“两区”,以畜牧业为生,因为这里面积广袤、水草肥美,适宜搞养殖。但从目前看,这些地区面积较大这个条件还存在,而水草肥美已成为历史,代之以的是大面积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面对这样的现实,这里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在这些地区,种植业不是优势。二、三产业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也都无优势可谈。最大的优势还是占有土地多。尽管气候条件有较大变化,但从降雨量及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还是适宜林草业发展的好地方,所以,搞种养加结合,以养为主,应该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但是,这里所…  相似文献   
5.
甘薯新品种莆薯41的选育与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薯41经杂交选育、抗病性鉴定、省品种区试和生产示范等,表现迟熟、高产、中优质、高抗蔓割病兼抗薯瘟病等。我省各地生产利用,一般早薯每667m^2产鲜薯3500-4000kg,高产可达5000kg,晚薯产鲜薯2500-4000kg,较当家种金山57增产20%,重病区增产更显著。晒干率25%-26%,出粉率11%-12%,煮食味软甜,适口性好,薯干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7.
莆薯503是由福建大南伏与美国L-4-5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甘薯新品种.其"丰、优、抗"目标性状综合表现较好.营养丰富,薯肉桔黄色,烘干率31.5%~32.8%,出粉率15.4%~16.8%,可溶性糖5.57%,胡萝卜素31.5 mg·kg-1,维生素C 206.0 mg·kg-1,蛋白质3.67%(干样).煮食质松味香甜,食用品质优于福建食用当家种新种花.食品加工性状优良.福建省食用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和各地生产示范,一般每公顷鲜薯产量30~37.5 t,高产达45 t以上.抗蔓刈病、疮痂病,萌芽性好,薯形美观,商品率高.以优质食用或食品加工原料品种生产利用,综合开发,产业化示范运作,增效极为显薯.  相似文献   
8.
为摸索姬松茸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生料与熟料栽培比较,培养料与方,栽培方式,季节,覆土材料以及施用增产剂等试验。结果表明,姬松茸的高产栽培以生料栽培为好,春季床栽,秋季畦栽,并筛选出优化的配方组合,适用的增产剂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黄底灰泥田,砂底灰泥田甘蔗上施用不同量的炉渣灰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炉渣灰甘蔗获得增产,糖分提高,文章就甘蔗施用炉渣灰肥效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炉渣灰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大部分蒙古族人口居住在山、沙“两区”,这与传统的民族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是分不开的,因为这里面积广袤、水草肥美,适宜搞养殖。但从目前来看,这些地区面积较大这个条件还存在,而水草肥美已成为历史,大部分地区变成了沙漠化或水土流失区。那么,面对这样的现实,这里究竟应该如何发展? 事实说明,由于土壤条件、生态环境及水资源等诸多因素影响,种植业不是优势,二、三产业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也都无优势可谈,最大的优势还是占有土地多。尽管气候条件有较大变化,但从降雨量及地下水资源状况分析,还是适宜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