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2~1985年,在河南省主要玉米青枯病区(4县)采集病株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所得菌株有镰刀菌(Fusarium link et Fr.)、丝核菌(Rhi-zoctonia DC.et Fr.)、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Ell.et Halst.)及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link et Fr.)等。用出现频率高的镰刀菌进行室内外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致病力最强的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其次是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 RerK.et Rav.),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jntermedium Neish et leggett)次之,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致病力最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在玉米上首次发现,并对以上镰刀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0.1%—0.2%棉籽重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加棉籽重10%的细炉灰进行药剂拌种,防治棉苗根病效果显著。室内盆栽的最佳用药量为棉籽重的0.1%,其效果与0.5%多菌灵(按棉籽重,下同)相比差异显著。大田小区试验中,以0.2%粉锈宁的效果最好,显著优于0.5%五西合剂和0.5%用量的多菌灵。对出苗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甲霜灵的抗性,基于已知致病疫霉RPA190基因的T1145A变异引起的F382Y氨基酸点突变与甲霜灵抗性有关,通过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F382Y-F1/F382Y-R、F382Y-F2/F382Y-R、F382Y-F3/F382Y-R和F382Y-F4/F382Y-R建立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 specif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S-PCR)快速分子检测法,其中F382Y-R引物在4对引物里保持不变,并分析所建分子检测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正向特异性引物F382Y-F2、F382Y-F3和F382Y-F4的3''末端在致病疫霉抗甲霜灵菌株原有核苷酸突变位点1145A(对应引物为F382Y-F1)的基础上,再人工引入第1144位的核苷酸突变,将1144T分别突变成1144G、1144C和1144A,并优化退火温度和特异性引物与内参引物ITS1/ITS4比例,最终确定最适退火温度分别为54、60和58℃,特异性引物与内参引物最适浓度比例均为5∶1。以该3条引物对应的3对特异性引物和内参引物ITS1/ITS4组成的3组多重AS-PCR引物对甲霜灵敏感和抗性菌株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菌株的扩增产物含1条879bp的内参片段,抗性菌株的扩增产物为1条879bp的内参片段和1条461bp的目的片段。3组AS-PCR检测体系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其中引物F382Y-F4/F382Y-R对致病疫霉DNA的检测灵敏度达0.4pg/μL,引物F382Y-F2/F382Y-R和F382YF3/F382Y-R的检测灵敏度达4pg/μL。  相似文献   
4.
二氯喹啉酸被广泛用于稻田除草,其残留易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造成危害。本课题组前期从福建烟区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J03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较好修复作用。为明确该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和水稻的安全性,本研究测定了J03菌株对烟草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环境因子温度和酸碱度对J03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J03菌株处理的烟草和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大于80%和95%,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烟苗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鲜重分别为2.82 cm、6.4片和6.08 g,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他生长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水稻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在4~40℃内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pH值为5.0~9.0的LB培养基中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pH值为6.0~8.0。综合研究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J03对烟草和水稻生长安全,且其在田间的适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THGY-01(CGMCC No:22422)为试验菌株,对其在聚氨酯海绵载体上固体发酵产孢的培养基种类、浓度及促进产孢元素进行了筛选与优化.以聚氨酯海绵载体的单位质量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对11种碳源、6种氮源和14种无机盐(8种含大量元素,6种含微量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抑菌圈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蒜根系分泌物及其主要成分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根系分泌物浓度为1 g/mL时,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率为53.67%。大蒜根系分泌物4种成分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2,6-二异丙基苯酚>二烯丙基二硫>2,6-二叔丁基对甲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2,6-二异丙基酚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1和5 mmol/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99.66%和100.00%;在盆栽试验中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后7 d和14 d后,其防效分别为34.75%和31.35%。因此,大蒜根系分泌物及其成分均对烟草青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大蒜作为轮作或间作作物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机理,以及大蒜根系分泌物和2,6-二异丙基酚作为烟草青枯病防治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是引起多种果树褐腐病的重要病原菌,前期研究发现该病原菌对甲基硫菌灵的抗性与Tub2蛋白的多个氨基酸变异有关。为明确不同类型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及乙霉威是否对所有抗性类型菌株均具有抑菌活性,本研究测定了敏感型菌株S及3种抗性类型包括R(E198A)、R(E198Q)及R(F200Y)型菌株的温度敏感性及其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敏感性差异,同时分析了不同突变类型菌株对苯并咪唑类药剂和乙霉威的交互抗性。结果表明,4种类型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1~22 ℃,其中R(E198Q)型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低,且其在低温13 ℃和高温28 ℃条件下,生长速率显著低于其他3类菌株,而S、R(E198A)及R(F200Y)型菌株在所有温度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均无显著差异。3种抗性类型菌株对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其中R(E198Q)型表现较为敏感,R(F200Y)型在低浓度下与R(E198A)型无明显差异,但在高浓度下对甲基硫菌灵表现较为敏感;对多菌灵的敏感性差异与甲基硫菌灵相似;只是R(E198Q) 和R(F200Y)型菌株对多菌灵比甲基硫菌灵更为敏感。乙霉威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R(E198A)型菌株表现敏感,S类型表现为不敏感性,R(E198Q)及 R(F200Y)两种类型均表现为抗性,且抗性水平差别不大。线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仅R(E198A)型菌株和S型菌株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和乙霉威敏感性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甲基硫菌灵和乙霉威:r = ?0.992,p = 0.000;多菌灵和乙霉威:r = ?0.982,p = 0.001)。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3类抗性菌株中,仅R(E198A)型菌株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和乙霉威存在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不同方法提取土壤中的二氯喹啉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4种常用方法分别对福建田土中添加的二氯喹啉酸进行了提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添加回收率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表明,当二氯喹啉酸添加浓度为1.25μg/g时,方法二即氢氧化钠溶液提取、乙酸乙酯净化法回收率最高,约为70%,且杂质峰较小,基线平稳,峰形较对称;重复性高,两次生物学试验的平均回收率无显著差异,均略高于70%。方法一即乙腈磷酸水溶液提取、氯化钠净化法,回收率较高,但杂质峰较高,基线不平稳。方法三即硼砂甲醇溶液提取、二氯甲烷净化法,虽然杂质峰小、基线平稳、峰形较好、但回收率低,约为50%。方法四即甲醇磷酸水溶液直接提取法,因提取液难以在旋转蒸发仪中浓缩,因此未继续检测。综合结果表明,方法二最适用于福建省水稻田二氯喹啉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探究其对杂草的腐解和青枯菌的抑菌作用,为作物青枯病防治和杂草防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点滴法从162株叶际细菌中筛选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测定其对作物青枯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的拮抗作用及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辣蓼草(Polygonum hydropiper)的腐解作用。进一步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从162株叶际细菌中筛选出15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占比9.26%,其中H16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强,水解圈半径为3 mm,且该菌株的菌体和代谢产物都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在NA培养基平板上,H16菌株菌落为圆形、红色;菌体短杆状,端圆,侧生鞭毛4~8根。H16菌株可利用海藻糖、麦芽糖、蔗糖、山梨醇和甘露醇等;硝酸钾还原反应、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反应、氧化酶反应等为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16菌株与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聚为一支,将其鉴定为嗜线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借鉴浙江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工程项目“代建制”的现状,对项目“代建制”的目的、必要性和经验进行了阐述,从工程项目管理的角度,研究了“代建制”在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