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梨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Ⅱ重寄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云 《植物病理学报》1994,24(4):329-335
 梨胶锈菌(C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 Sacc.)在PDA、综合马铃薯和梨叶汁培养基上能生长、产孢,以PDA最好,Czapek和硝酸铵蔗糖上生长差且不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温20~30℃,适宜pH6~9,荧光可促进产孢而黑光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葡萄糖等6种碳源为好,甘露醇最佳,淀粉最差;葡萄糖、蔗糖、果糖和甘露醇中均能产孢,以葡萄糖最好。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硝酸钾、甘氨酸和蛋白胨为好;产孢以天冬酰胺、蛋白胨和硝酸钾为好,甘氨酸和谷氨酸不产孢。孢子萌发适温15~30℃,相对湿度65~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4~6,低于pH3和高于pH8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梨胶锈菌的重寄生菌研究——Ⅱ 重寄生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梨胶锈菌(Cymnosporangium asiaticum Miyabe ex Yamada)的重寄生菌(Tuberculina vinosa Sacc.)在PDA、综合马铃薯和梨叶汁培养基上能生长、产孢,以PDA最好,Czapek和硝酸铵蔗糖上生长差且不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适温20~30℃,适宜pH6~9,荧光可促进产孢而黑光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和干重以甘露醇、葡萄糖等6种碳源为好,甘露醇最佳,淀粉最差;葡萄糖、蔗糖、果糖和甘露醇中均能产孢,以葡萄糖最好。对氮源的利用,菌丝生长及干重以硝酸钾、甘氨酸和蛋白胨为好;产孢以天冬酰胺、蛋白胨和硝酸钾为好,甘氨酸和谷氨酸不产孢。孢子萌发适温15~30℃,相对湿度65~100%均能萌发,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低于50%不萌发;最适pH4~6,低于pH3和高于pH8不萌发;光照有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绿僵菌R8-4菌株大量培养固相阶段的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昆虫病原真菌绿僵菌R8—4菌株液固两相法培养过程中固相培养阶段的条件,包括培养基载体、接种量、接种后基质含水量、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光照、通气量等因素对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和稻壳均可作为固相培养的优良载体,以蛭石为载体的产孢量稍高于稻壳。玉米粉和麦麸组合是该菌的良好营养源,与不同载体配合均可使产孢量达到20×100孢子/g以上;以小米提供营养的不如麦麸加玉米粉,当小米与载体的质量比大于3:1可获得15×100孢子/g的产孢量。液固接种比以8:10最佳;接种后适宜的基质含水量约为55%,产孢量达28.9×10^8孢子/g;在培养过程中,恒温培养时以25℃为宜;最佳温度调节方式是先在25℃下培养16d后转移到21℃下再培养5d,可获得最高产孢量;光照调节对菌株生长和产孢有重要影响,培养前期在暗环境培养14d,再于光照培养7d的产孢量最高;高通气量利于菌株生长和产孢,应保持容器通气口通畅,培养基厚度以〈4cm为宜。  相似文献   

4.
嘴突凸脐蠕孢菌Y9511是一株千金子生防潜力菌。本研究采用PDA平板培养法,以菌株Y9511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为指标,探究5种载体、9种表面活性剂、6种溶剂油和3种稳定剂对它的影响,且对孢子的分散性、悬浮性和稳定性做了研究,为菌株Y9511的制剂开发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5种载体、9种表面活性剂、6种油类助剂和3种稳定剂对菌株Y9511的菌丝体生长均存在抑制作用;但珍珠岩、农乳700#、大豆油对产孢量的影响较明显,能使菌株Y9511产孢量达到5.3×106孢子/mL、10.8×106孢子/mL、4.3×106孢子/mL;将孢子粉分别与珍珠岩、大豆油按1:1和2:1配制时,萌发率最高,为47.00%和75.67%;根据分散力和稳定性测定结果,农乳1601#的分散力最好,分散力指数I为0.35;海藻酸钾的稳定性最好,斜率为0.0526;将农乳1601#和海藻酸钾配制成不同浓度,与孢子粉混合,当农乳1601#浓度为0.3%,海藻酸钾浓度为0.1%时,孢子萌发率高达54.33%和88.67%。基于上述比例,初步配方确定为Y9511孢子粉39.84%、珍珠岩39.84%、大豆油19.9%、农乳1601# 0.3%和海藻酸钾0.1%。本试验从生物相容性的角度出发,筛选出嘴突凸脐蠕孢菌Y9511油剂的最佳配方,为后续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甜菜夜蛾高毒力球孢白僵菌BD-B015菌株的可湿性粉剂配方,通过孢子粉萌发率、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润湿时间、相容性和分散时间等试验,筛选确定出载体、湿润剂和分散剂种类,并对制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配方结果如下:孢子粉30%,载体高岭土60%,润湿剂拉开粉BX 5%,分散剂HK-2302 5%。可湿性粉剂各项指标为:含孢量400亿孢子/g,润湿时间69 s,有效成分悬浮率94.6%,干燥减重1.7%,98.4%通过200目标准筛,均达到国家标准GB/T25864-2010。  相似文献   

6.
 Ilyonectria属真菌是引起西洋参锈腐病的主要病原菌,每年给西洋参生产造成重要经济损失。本文选取分离自我国吉林省及山东省栽培的西洋参的I. mors-panacis、I. robusta、I. vredehoekensisI. communis 4种病原菌,通过平板培养,测定它们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产孢量;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Czapek培养基为Ilyonectria spp.菌丝生长的最适培养基,PDA、OA和CMA培养基有利于产孢;菌丝生长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硝态氮,不同碳源对各菌株产孢的作用不同,最适产孢氮源为硫酸铵;I. vredehoekensis最适生长温度为25 ℃,I. robusta为20~25 ℃,其他2种菌则为20 ℃,产孢最适温度范围为15~20 ℃;黑暗条件适宜供试菌的生长,全光照有利于I. mors-panacisI. robusta产孢,但不利于I. vredehoekensisI. communis产孢。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杀菌剂对4种病菌的作用存在差异,在供试的6种杀菌剂中,4种病菌对多菌灵最为敏感(EC50<0.5 μg·mL-1),其次是戊唑醇(EC50<15 μg·mL-1),恶霉灵的抑制效果最差(EC50>960 μg·mL-1)。上述研究结果为了解西洋参锈腐病菌Ilyonectria的环境适应性及防治策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小麦品种对小麦叶锈菌水平抗性,需要计算产孢量。我们以小麦叶锈菌夏孢子粉为材料进行试验,初步找到两种较为准确、简便易行的方法——称重法和直接计数法。两种方法均需在大田(或温室)定品种、定单株、定叶片,数单病叶片的孢子堆数的基础上计算产孢量。  相似文献   

8.
以麦麸、玉米粉、稻壳、秸秆、甘蔗渣等固体基质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棘孢木霉DQ-1分生孢子固体发酵基质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其发酵产物对黄瓜、辣椒、番茄和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单一麦麸为发酵基质时,棘孢木霉DQ-1产孢量最大,发酵5 d产孢量为1.51×109 CFU/g;以麦麸:玉米粉:稻壳:硅藻土复配比例为5.8:0.5:1.7:1.0时产孢量最大,发酵5 d棘孢木霉DQ-1产孢量可达2.63×109 CFU/g。固体发酵条件以液体接种量为2%时,发酵第12 d棘孢木霉DQ-1的产孢量最高,可达7.18×109 CFU/g。盆栽试验表明,棘孢木霉菌DQ-1分生孢子粉对黄瓜、辣椒、番茄和西瓜幼苗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效果。本研究结果为棘孢木霉菌DQ-1产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葡萄拟尾孢菌培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兆祥 《植物保护》2003,29(5):43-46
经不同培养基培养比较 ,在葡萄叶煎汁培养基上葡萄拟尾孢菌生长最旺盛 ,在C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 20~30℃ ,最适为 25℃ ,低于5℃或高于 40℃病菌停止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产孢的适宜pH为 6~8,最适 pH 7。在室外自然光照射下菌落生长量最小 ,但产孢量最多 ,室内连续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病菌对碳源的利用 ,以可溶性淀粉、乳糖对菌落发育最好 ,山梨糖最差 ;菌丝干重以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最好 ,山梨糖最差 ;产孢以菊糖最好。对氮源的利用 ,以硝酸钙为好 ,对尿素的利用能力最差 ,不能利用亚硝酸钠 ;产孢以白氨酸最好 ,菌丝干重以丙氨酸和天冬氨酸最好  相似文献   

10.
花生褐斑病菌培养基筛选及生理性状和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Hori)在花生秆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优于前人推荐的3种培养基。在6种供试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量则以前人推荐的花生叶斑病尾孢菌培养基最大。培养过程中,不同光照处理对病菌生长和产孢不敏感;不同温度处理产孢量有显著差异。2%葡萄糖液有促进孢子萌发作用。病菌经人工培养不失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生防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杀虫剂,被开发成多种制剂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微生物制剂的生产成本高、耗时长,极大影响其生产效率。本试验通过液固两相发酵法筛选出提高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黄绿绿僵菌Metarhizium flavoviride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产孢量的最优增效剂浓度。结果表明0.1%浓度增效剂对金龟子绿僵菌的促产孢作用达最大化,浓度达4.48×109孢子/g;黄绿绿僵菌的最适增效剂浓度为0.05%,浓度达2.75×109孢子/g;当增效剂浓度小于0.1%时利于黄绿绿僵菌的产孢,增效剂高于0.1%时抑制产孢;而球孢白僵菌的产孢量与增效剂浓度正相关,最大浓度达7.41×109孢子/g。在真菌液体发酵过程中添加产孢增效剂,有效提高了真菌产孢量,缩短了真菌培养周期,为提高真菌制剂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胞杆菌B201产芽孢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201产孢培养基进行了碳源、氮源、无机盐筛选及优化,最终确定B201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 g/L,糖蜜10 g/L,豆粕粉10 g/L,鱼粉10 g/L,K2HPO4 2 g/L,Na2HPO4 2 g/L,MgSO4 0.5 g/L,MnSO4 0.5 g/L。优化后的培养基在500 L通气式机械搅拌发酵罐中进行了小试,结果表明B201生长快速,发酵16 h开始形成芽孢,26 h放罐后发酵液活菌量达到1.06×1010 CFU/mL,芽孢量8.8×109 CFU/mL,芽孢形成率为83.0%,活菌含量和芽孢形成率较高,为B201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联合应用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FW-05与低剂量化学杀虫剂,评价其是否对小菜蛾防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为小菜蛾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途径。结果表明,低剂量的化学杀虫剂对菌株HFW-05分生孢子的萌发率、菌丝生长和胞外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增效作用最明显。低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与HFW-05混用均可明显提高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杀虫速度。氯虫苯甲酰胺最低设定浓度10×与HFW-05 3个浓度(1.0×106、1.0×107、4.0×107孢子/mL)混用对小菜蛾的理论LT50均低于1 d,显著低于单独使用HFW-05孢悬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与HFW-05 3个浓度(1.0×106、1.0×107、4.0×107孢子/mL)混用对小菜蛾的LT50分别为2.4、2.2和1.2 d,显著低于单独使用HFW-05孢悬液。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均没有影响HFW-05对小菜蛾的僵虫率。表明白僵菌HFW-05与低剂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联合应用,在保证白僵菌侵染作用的同时,可有效提高对小菜蛾的致病力,是防治小菜蛾的一项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拮抗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 T6生防菌剂的固体发酵条件,本研究以生产中的废弃物草炭、蛭石、牛粪为主要培养基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长枝木霉T6生防菌剂在不同发酵条件下的产孢量进行测定并优化,分析了含水量、接种量、透气性等因子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该木霉菌剂对辣椒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对辣椒立枯病防治效果。单因素试验表明:长枝木霉T6生防菌剂产孢量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含水量60%、接种量30%、透气性9层纱布、温度28℃、pH 5.6,通过试验分析,并确定含水量、接种量、透气性为影响产孢量的3个重要因素;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佳发酵条件:含水量64%、接种量27%、透气性9层纱布,在此优化条件下产孢量高达8.4×108 cfu/g。从促生效果来看,土壤与木霉菌剂50:1的处理表现出较强的促生作用,与对照1(不施任何肥料)相比,其株高、地上鲜重、根系鲜重、基部茎粗、根系长度的相对增长率分别为54.90%、82.46%、89.19%、56.41%和46.62%;盆栽试验表现为施入木霉菌剂的辣椒粗壮、高大,叶片深绿,根系发达。在病害防治试验中发现,长枝木霉T6生防菌剂对辣椒立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防效达到54.8%,与化学农药多菌灵相比,相对防效提高了12.5%。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FM-03菌株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柑橘粉蚧的侵染效果,室内测定不同温度、pH、光周期、碳氮源对该菌株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观察柑橘粉蚧受该菌株侵染后的死亡趋势,构建该菌株对柑橘粉蚧的时间-剂量-死亡率(TDM)模型。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FM-03菌株培养最适的温度为25℃、pH 7、光周期12L:12D、碳源为乳糖、氮源为酵母膏,在此培养条件下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分别可达6.17 cm和3.70×109孢子/皿。柑橘粉蚧受菌株FM-03侵染后的死亡趋势随菌株浓度升高和侵染时间延长而上升,1×108、1×107和1×106孢子/mL处理的升幅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其中在1×108孢子/mL处理的累计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82.02%;构建的TDM模型,通过Pearson卡方和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菌株FM-03对柑橘粉蚧的剂量效应随侵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时间效应随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侵染8 d后的LC50和1.00×108孢子/mL处理的LT50分别可达6.03×105孢子/mL和4.53 d。综上,金龟子绿僵菌FM-03菌株生长快、产孢量高,对柑橘粉蚧的致病力强,生防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一株高致病力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Q-1的生防潜力,室内测试了不同营养、环境因素及常见杀菌剂、杀虫剂对菌株Q-1的影响,并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菌株Q-1对不同昆虫的毒力。结果表明:菌株Q-1对营养要求较低,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分别为淀粉琼脂培养基(SYA)和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生长碳源为麦芽糖,最适产孢碳源为葡萄糖,最适生长和产孢氮源均为蛋白胨,最适生长及产孢温度为28℃,最适pH为6.0,同时菌株Q-1的孢子对紫外线具有一定的耐受力;化学农药中四螨嗪等杀虫剂对菌株Q-1生长影响较小,多菌灵、咪鲜胺等杀菌剂明显抑制菌株Q-1生长;在1×107孢子/mL浓度下,菌株Q-1对棉铃虫幼虫、家蚕幼虫及柑橘全爪螨雌成螨的LT50分别为4.08、21.37和28.43 h。综上,菌株Q-1生长快、产孢量高,对棉铃虫幼虫、家蚕幼虫及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致病力高,本研究为赭绿青霉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香蕉枯萎病生防菌肥的优化及其防病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改良拮抗菌在生物菌肥中的生存条件,提高香蕉枯萎病生防菌肥的防病促生效果,以GFP标记的拮抗木霉GFP-gz-2为指示菌,对生物肥中与拮抗菌菌株生长相关的多种因子进行了优化,并进一步评价了菌肥优化前后的防病促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菌肥的7种待添加碳源中,糯米粉为菌株GFP-gz-2的最佳碳源,当糯米粉的含量为35 g/L时,其菌落直径和产孢量达到最大值;在菌肥成分的6种金属离子中,Ca2+最利于菌株GFP-gz-2的生长。多因素正交优化结果表明,适于菌株GFP-gz-2生长的生物肥最佳配制条件为有机肥的C/N为30:1,Ca2+浓度为5%,菌株的接种量为2.0×106孢子/g。在该条件下,菌株GFP-gz-2在生物肥中的定殖数量为1.033×108孢子/g。改良菌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4.75%,比优化前防效提高15.26%。改良菌肥可显著提高香蕉的株高、茎围、鲜重及干重,比优化前分别提高23.35%、22.82%、68.78%和50.17%,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安徽省宣城市麻姑山林场采集到自然罹病的德国小蠊僵虫,通过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绿僵菌RCEF6416,采用显微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方法将该菌株鉴定为贵州绿僵菌。本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培养基、盐浓度、pH以及高温胁迫等条件下,该菌株的培养特征及产孢能力,以期为世界性卫生害虫德国小蠊的生物防治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PDA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较快,菌落直径平均日增量为4.94 mm/d,但在PDA培养基上产孢量最大,为5.1×107孢子/cm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盐浓度增加菌落直径日增量增加,但是产孢量逐渐下降,且菌落逐渐产生白色菌丝圈;当pH为8时,菌株生长速度最快,产孢量最大;高温对菌株孢子萌发率影响很大,当水浴温度为45℃处理4 h后,其孢子萌发率仅为2.6%。  相似文献   

19.
海藻渣资源化高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海藻渣与棘孢木霉菌剂、解淀粉芽胞杆菌菌剂单一和复配使用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和寄主防御反应的影响,明确海藻渣和复合菌剂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海藻渣+3.0×105 cfu/g棘孢木霉菌剂+2.0×108 cfu/g解淀粉芽胞杆菌菌剂(T1)拌土处理对枯萎病防效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