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等方法,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了干热河谷冲沟侵蚀劣地坡脚堆积区(PJ)、坡底沉积区(PD)和平地漫流区(PM)土体性质和裂缝形态发育特征,并探讨了土体性质对裂缝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侵蚀劣地坡积区不同部位土体性质差异显著,其中土壤体积质量及黏粒质量分数均表现为PDPJPM,毛管孔隙度为PMPDPJ,有机质为PMPJPD;不同部位土体性质极值比:黏粒质量分数最大(1.94),有机质(0.65)次之,再次是毛管孔隙度(0.27),土壤体积质量(0.09)最小;PJ、PD土体性质变化主要受物源特性和沉积方式的影响,而PM土体性质主要与植被分布以及漫流有关。(2)干热河谷侵蚀劣地不同部位土体裂缝形态特征差异也十分显著,其中裂缝长度密度(Lc)及连通性指数(K)均表现为PDPJ≤PM,面积率(Rc)、面积周长比(APc)及加权平均分形维数(AWMFRAC)则整体上表现为PD≥PJPM(Ⅲ号坡积区的Rc除外);表明裂缝发育强度(Rc)及复杂程度(APc、AWMFRAC)PD最高,其次为PJ,再次是PM。(3)相关分析表明,长度密度与土壤体积质量(p=-0.782)、黏粒质量分数(p=-0.626)均呈显著负相关,连通性指数与黏粒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618),这表明土壤体积质量及黏粒质量分数对裂缝发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使改革和建设的速度加快,作为农业现代化重要内容之一的农业机械化,在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农机化发展的起点低,步子不快,规模不大,市场化不高,效益较差,后劲不足。因此,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推进向市场经济转变已刻不容缓。一、农机化向南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相关环清及良影响农机化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了解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环境,寻求相应的发展对策,消除或减少环境所造成的不…  相似文献   
3.
毛竹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毛竹实生苗的育苗技术,包括苗圃地选择;大田育苗方法;苗期水分、温度控制,施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结核病仍是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不断地开发和应用有效的抗结核新药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收集荆州市胸科医院1998年5月至2000年5月收治的难治和复治肺结核病171例,分别给予含左旋氧氟沙星和非左旋氧氟沙星方案治疗,以比较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v)抗结核作用[1].  相似文献   
5.
石爬鮡属鱼类的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岷汪汶川、茂县江段。进行了石爬鮡属鱼类繁殖生物学野外调查研究。石爬鮡常生活在水流湍急的山洞溪流中,晨急流产卵鱼类。繁殖季节为6—7月,繁殖水温15—18℃。雄鱼具有特殊的生殖暮官。表现为发达的、延伸于体内并可伸缩的生殖乳突。行体内授精方式。雌鱼生殖腺为封闭卵巢1个。成熟卵的受精和产出是非同步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蚕沙处理是对家蚕食桑后的排泄物进行处理,方法是用微生物对桑蚕的排泄物进行厌氧发酵,经过一定时间后可以添加到猪、牛、羊、家禽的日粮中,使其得到重复利用。本文在对蚕沙资源进行分析过程中,注重将蚕沙用于动物饲料,降低饲料成本,更好地提升养殖效益,降低废弃蚕沙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干热河谷冲沟不同部位(集水区、沟头和沟床)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基于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冲沟不同部位土壤水分的长期监测,分析冲沟不同部位土壤水分(10~100 cm)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冲沟不同部位土壤平均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2-6月)、土壤水分积累期(7-10月)和土壤水分消退期(11-12月)等3个变化阶段;冲沟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年内变化特征不同,其中集水区20、30和40 cm土层,土壤水分年内分配差异不明显,其他部位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均表现明显的干湿季变化。(2)冲沟不同部位年内土壤水分含量及变异系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均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分布特征,其中4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低且土壤水分亏损表现明显,表明表层(10~30 cm)和深层(60~100 cm)土壤水分年内含量高且分配不均,而中间(30~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少且分配相对均匀。(3)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日变异系数表明,集水区和沟床在干季,不同深度土层间土壤水分差异较小,雨季差异较大,分配不均,而沟头土壤水分在春季土壤水分分配较均匀,其他时间均出现分配不均现象;冲沟不同部位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沟头(9.98%)沟床(9.65%)集水区(6.64%)。【结论】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该考虑冲沟不同部位、季节性以及剖面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因时因地进行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8.
流溪河林场森林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分别从林地面积、林种、树种、龄组等方面对流溪河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林杨林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戴斌  刘欢  李莹  吴汉  张智宁  陆小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1):2275-2277
采用纸层析、薄层层析法和切片观察分析测定了紫色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L)"黑珍珠"叶片和果实中光合色素及其在表皮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花色素的种类及叶片和果实的呈色原因.结果表明,紫色叶片和紫果中的色素主要为花色素,且至少含有两种不同成分;而成熟的红果中的色素主要为类胡萝卜素,种类多达10...  相似文献   
10.
研究籼粳杂交稻钵苗摆栽超高产栽培模式下适宜的控释氮肥运筹。试验于2016—2017年在安徽庐江进行,以当地高产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控释氮肥一次性基施(single 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BC)、与尿素分蘖肥配施(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 combined with urea top-dressing at the tillering stage,BC+TU)、与尿素穗肥配施(basal application of CRNF combined with urea top-dressing at panicle initiation,BC+PU)三种运筹模式,以尿素分次施肥(conventional high-yield fertilization,SU)和不施氮肥(0N)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运筹对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相关农艺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氮肥阶段释放基蘖肥:穗肥比例为7∶3,较传统优化氮肥运筹SU(6∶4)整体表现基蘖肥冗余,穗肥不足,因而BC和BC+TU处理显著降低了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与BC和BC+TU处理相比,BC+PU通过基肥减量和尿素穗肥配施,在保证水稻营养生长期基本氮素供应的同时,显著增加了穗分化至成熟期氮素吸收,促进了穗分化至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在稳定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每穗粒数、结实率和产量,很好的匹配了钵苗摆栽籼粳杂交稻全生育期氮素需求。BC+PU两年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为12.2~13.1 t hm-2和43.8%~44.1%,分别较BC显著提高7.4%~9.2%和48.5%~59.9%,较BC+TU显著提高8.0%~11.9%和63.9%~74.5%。另外,BC+PU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与SU无显著差异,但由于大幅降低了施氮人工成本,最终提高净收益6.5%~12.3%。在籼粳杂交稻钵苗摆栽超高产栽培模式下,采用70%控释氮肥+30%尿素穗肥处理可有效取代常规尿素分次施肥,获得无显著差异的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