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川贝母组培快繁实用技术,包括外植体的选择、无菌体系的建立、培养基和激素的选择、培养条件等内容,以期为川贝母的组培快繁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毛叶秋海棠的杂交遗传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叶秋海棠与云南野生秋海棠, 以及国外毛叶秋海棠的园艺品种进行正反交试验, 观测各杂交F1 代群体叶片斑纹、茎的类型、植株抗寒能力等主要性状的表现及其遗传特性; 通过F1 代自交, 对F2 代群体叶片斑纹的观测统计, 研究银绿斑性状的分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毛叶秋海棠银绿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 银绿斑对无斑是显性, 无斑对银绿斑是隐性, 其遗传杂交符合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B . rex ×B . longialata F1 代植株银绿斑性状的持续表现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较大, 生长2 年后需要增加约2000 lx 的光照才能保持原有的银绿斑色彩; 毛叶秋海棠根状茎性状的遗传特性极为稳定, 遗传保持率90 %; 杂交F1 代在抗寒性方面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白王’秋海棠由大王秋海棠的白花类型选育而成, 叶片浅绿色、被白斑, 花白色、较大, 果实绿色。 ‘银珠’秋海棠为掌叶秋海棠的变异类型, 与原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叶片被有稳定的银白色串珠状斑点, 花较小, 色略浅。 ‘热带女’秋海棠由野生斜升秋海棠中发现的少数变异类型选育而成, 叶片绿色、被白斑, 花粉红色或白色, 重在观叶。  相似文献   
4.
 ‘大白’秋海棠是由大围山秋海棠和大王秋海棠的白花类型‘白王’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根茎类、无地上茎, 叶大型, 全缘, 常被浅白色或紫红色斑, 花多、鲜红色。‘健绿’秋海棠由厚叶秋海棠和掌叶秋海棠杂交F1 选育而成, 常绿草本, 直立茎粗壮, 长势旺盛, 抗白粉病, 叶大型、绿色、浅裂, 花红色艳丽, 宜室内栽培观赏。‘美女’秋海棠为掌叶秋海棠和愉悦秋海棠的杂交F1 白斑叶个体, 根茎类,直立茎较细, 叶中型、浅裂、被白色斑点, 较抗白粉病。‘中大’秋海棠为中华秋海棠和大王秋海棠杂交F1 培育而成, 根茎类、具直立茎, 叶中型、表面具心形白带斑。  相似文献   
5.
彭翠仙  向建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9-11281
通过对云南野生药用白及资源现状、标本记录和文献记载的调查研究得出,目前云南地区没有发现野生药用白及正品——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分布,市场白及药材均为混伪品;这些混伪品包括同属的小白及Bletilla formosana、黄花白及Bletilla ochracea,兰科的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苞舌兰Spathoglottis pubescens、筒瓣兰Anthogonium gracile、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紫花美冠兰Eulophia spectabilis和毛梗兰Eriodes barbata,百合科的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等。同时,由于近年来对药用白及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白及属的各个种均遭到了过度采挖,野生白及属植物资源面临灭绝的威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