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7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林业   748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503篇
  334篇
综合类   2795篇
农作物   322篇
水产渔业   268篇
畜牧兽医   1848篇
园艺   454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8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43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9个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分枝高度及嫁接后柠檬苗的发芽率、株高、茎粗、分枝数及生物量都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对枳及柠檬容器苗综合表现最好的为T4(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处理,其次是T2(撒施尿素0.6 g)、T3(撒施柠檬专用肥0.8 g)处理,表现最差的是T8(浇施5%柠檬专用肥)和T7(浇施3%柠檬专用肥)处理。在一定施肥浓度范围内,施肥对嫁接后柠檬容器苗的生物量积累有明显促进作用。柠檬容器苗培育时建议采用在基质中撒施柠檬专用肥1.6 g。  相似文献   
2.
瑞丽山龙眼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高黎贡山南段2种环境(野外、大棚)下生长的我国特有种植物瑞丽山龙眼幼苗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2种环境下生长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出现"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刻与大小不同,野外幼苗在10:00、16:00出现高峰值,分别为4.608、2.118μmol/(m~2·s),大棚幼苗在11:00、15:00出现2个高峰值,分别为4.102、3.982μmol/(m~2·s);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也有"午休"现象;水分利用率(WUE)无明显变化规律;胞间CO_2浓度(Ci)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相反。(2)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_2浓度(Ca)、空气温度(Ta)、相对湿度(RH)对幼苗PN值影响均为:PARCaTaRH;(3)两地幼苗光饱和点(LSP)均较高,野外为2 674.995μmol/(m~2·s)、大棚幼苗为2 228.754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为38.250、8.322μmol/(m~2·s)。  相似文献   
3.
4.
5.
为研究播期对丹参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河南产丹参为材料,比较了9个播期的丹参幼苗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丹参幼苗形态各项指标呈现降低趋势,9月以后播种的丹参幼苗壮苗指数降低至0.01以下。随着播种时间的推迟,丹参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依次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几乎没有变化。综合各个播期丹参幼苗的生理特性和形态物质积累,丹参育苗应在9月之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作用效果的差异,寻找适宜的1-MCP临界使用浓度,研究通过应用质地多面分析(TPA)测试法,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不同处理果肉质地品质差异和好果率,分析各质地参数之间相关性,并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75μL/L和0.50μL/L 1-MCP处理均能够更好地保持猕猴桃货架期的好果率;果实的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相互之间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但黏着性与其他指标相关性较差,所以用咀嚼性、弹性、硬度、回复性和凝聚性作为评价猕猴桃果实质购性能的主要参数。与对照比较,6种浓度1-MCP处理中,0.75μL/L 1-MCP的处理对维持猕猴桃后熟质地品质效果最好,其次是0.50μL/L1-MCP处理,两组处理均能够延缓果实硬度并且使果实正常后熟。而高浓度(1.50μL/L和1.25μL/L)的1-MCP对猕猴桃果实后熟质地的保持效果较差,出现"僵尸果"现象。另外综合主成分分析显示,货架末期(9 d)时,不同处理猕猴桃质地品质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0.75μL/L0.50μL/L1.00μL/L0.25μL/L1.25μL/L1.50μL/L0μL/L。因此,从经济和后熟质地品质考虑,采后用0.50~0.75μL/L1-MCP来处理猕猴桃对保持果实质地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和泽伟 《花卉》2020,(2):89-90
植物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景观元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植物能有效突出该设计的观赏性,与周围的构筑物形成组景,使整个设计富有生态气息。本文将主要分析植物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植物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9.
西部大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根本和切入点,又将林业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为林业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抓住机遇,把阿盟林业工作搞上去,当前,在森林保护方面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森林防火问题。贺兰山、额济纳两大林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但目前防火形势十分严峻,其主要原因:一是贺兰山林区山高坡陡,额济纳胡杨林线长、面广,加之两大林区实施退牧还林、围栏封育工程后,林区内林草生长茂盛,地表植被增多,火险隐患明显增加;二是去冬今春以来全盟干旱少…  相似文献   
10.
1 关于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会议决定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作以来 ,国家林业局、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 2 0 0 0年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林计发〔2 0 0 0〕111号 ) ,并印发了试点实施方案 ,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经专家充分论证 ,编制下发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 2 0 0 0年退耕还林 (草 )试点示范科技支撑方案》。三是对 174个试点县的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进行了政策、技术培训。四是组织专业队伍 ,对先行启动的四川、陕西、甘肃 3省 1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