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74篇
  35篇
综合类   297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6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智能半导体植物照明的工作原理,论述了智能半导体植物照明是如何通过调控光照周期、光量子通量密度和光谱分布来实现对植物生长光环境的控制。文章给出两种应用于设施园艺的智能植物照明方案。  相似文献   
2.
将槲寄生醇提物制成凝胶骨架片。以槲寄生总碱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骨架材料、辅料及用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处方为:羟丙甲纤维素粘度为K4M,乳糖用量为6%,乙醇浓度为70%。该处方在12h时累积释放度达到90%以上,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标准且释放速度稳定。  相似文献   
3.
林业种植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保护好林业资源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要做好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保障林业资源的质量,促进我国林业种植业的发展。就林业种植中病虫害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镉胁迫下施加镧对水稻中矿质元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为缓解水稻镉毒害及降低环境中镉对作物的危害提供有效方法,也为利用稀土元素减轻水稻的镉毒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南方大面积种植的8个水稻品种(湘早籼46、湘晚籼12、早籼788、早籼802、扬稻6、湘早143、中早27、赣晚籼34)为试验材料,采用外源施入0.2 mmol/L氯化镧(LaCl3)的方法[对照(CK)未施LaCl3],对比分析施入镧后不同水稻品种在2μmol/L氯化镉(CaCl2)胁迫下根部和地上部对钙、铁、镁、锌和钾5种矿质元素吸收量、转运系数及矿质元素间相关性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施入LaCl3可促进多数水稻品种地上部对铁和锌元素的吸收,其中湘早籼46的地上部铁含量升幅最高,较CK显著升高80.12%(P<0.05);施入LaCl3对多数水稻品种根部的钙、铁、锌吸收均起抑制作用,除扬稻6的钙含量、湘晚籼12的铁含量和中早27的锌含量高于CK外,其他品种的钙、铁、锌降幅分别为7.61%~35.84%、7.09%~42.01%和10.23%~55.27%.LaCl3处理提高了水稻根部向地上部转运钙、铁和锌元素的能力,大部分品种对钙、铁和锌元素的转运系数表现为LaCl3处理高于CK.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aCl3处理降低了镉胁迫下水稻体内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结论]镉胁迫下施加镧可抑制多数水稻品种幼苗根系对钙、铁和锌元素的吸收,同时促进地上部对铁和锌元素的吸收,提高水稻根系向地上部转运钙、铁和锌元素的能力,并降低镉胁迫下水稻体内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而缓解水稻的镉毒害.  相似文献   
5.
阜新县花生受干旱减产和市场价格上涨影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截至2008年全县花生种植面积已达80万亩。为提高花生产量,探索增产途径,除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外,我们总结和推广了一种新的栽培方法,即AnM栽培技术。其主要作用在于抗旱和促进果针下扎,提高结果数量  相似文献   
6.
有些 DNA疫苗在动物模型中虽能刺激较强的免疫反应 ,但最初在人临床上的实验并不尽如人意。裸 DNA疫苗通常是通过肌肉注射或皮内注射的途径接种 ,但研究人员现在发现 ,将裸 DNA疫苗直接注射到外周淋巴结能使其免疫原性提高 1 0 0~ 1 0 0 0倍 ,并诱导强而有生物活性的 CD8 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反应。而对于人来说 ,直接注射到淋巴结是一种快速而容易的操作 ,因此这种方法可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DNA疫苗免疫新途径@郭志儒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生产是由人为创造适宜蔬菜生长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提高产量,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方式。但若管理不当则会为病害的发生创造条件,加速病害发生,造成病害流行。因此,以人为本,熟练掌握保护地生态综合管理技术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温室控制试验,探讨生境变化对豚草生长的影响,以及与豚草入侵能力的关系;使用智能光照培养箱模拟不同海拔梯度的温度条件,探讨低温对豚草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人工去叶的方式模拟天敌昆虫采食对豚草的生物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豚草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增强了其适应不同土壤环境的能力。丛枝菌根真菌通过增加豚草的比叶面积,提高了豚草的资源获取能力,此作用在土壤有效氮含量低时更加明显,丛枝菌根真菌对豚草适应低氮生境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海拔升高导致环境温度降低,豚草幼苗的株高显著减少(P0.01),生物量在22.5~15.1℃差异显著(P0.01),15.1~9.4℃差异不显著,低温导致豚草幼苗生长缓慢,可能是限制豚草向北京周边高海拔地区扩散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去叶处理对豚草的分枝数没有显著影响。去叶显著降低了豚草的生物量(P0.05),而在对照和碳素添加(1650 g·m-2)处理中对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去叶后,剩余叶片的叶绿素测定值升高,豚草通过补偿生长增加了剩余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以维持必需的光合作用。据此推测,由于豚草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8月份之前如果天敌采食没有达到一定强度,则不会形成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荞麦轮纹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和筛选可利用的抗轮纹病的荞麦种质资源,本研究以TP2和KP14为供试材料,在健康荞麦叶片正面针刺处理,然后用荞麦轮纹病的病原菌菌饼进行接种;利用建立的抗性鉴定方法,对50份荞麦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显示:针刺5针接种叶片病斑出现较快,且比针刺1针、针刺3针的叶片病斑大,针刺5针的病情指数最高。50份荞麦种质资源的病情指数有差异,其中YZ-18的病情指数为29.63,为高抗种质资源,YZ-2、YZ-5、YZ-13和YZ-9的病情指数均低于40,为中抗种质资源,其余为感病种质资源。因此,接种前叶片正面针刺5针的方法为最佳的抗性鉴定方法。50份抗性评价的荞麦种质资源中,筛选出5份抗病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28日龄体况相近的健康断奶仔猪75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分别添1 600 mg/kg氧化锌、500 mg/kg肠溶氧化锌、1 000 mg/kg肠溶氧化锌和1 500 mg/kg肠溶氧化锌试验组,分析肠溶氧化锌微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仔猪日粮中添加氧化锌和肠溶氧化锌都能显著(P0.05)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其中,添加500 mg/kg的肠溶氧化锌组,日增重分别比氧化锌组和对照组提高了5.40%和13.20%,料重比分别比氧化锌组和对照组降低了6.62%和12.96%,同时有效地提高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菌数。试验结果可见,在仔猪日粮中添加500 mg/kg肠溶氧化锌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可替代1 600 mg/kg氧化锌使用,从而减少锌用量,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