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通过对安徽省近年来引进的红麻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分析各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和丰产性。阳出KB2、闽红298、浙江402等品种比对照Ⅰ74-3增产4.85-10.08%。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比对照Ⅱ青皮3号增产8.55-14.26%,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各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均优于两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2.
中棉所65(中长杂005)是以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高产、优质、抗枯萎、耐黄萎病陆地棉新品系“9018”为母本,以适宜黄河流域棉区的高产、优质、抗枯萎、耐黄萎病陆地棉新品系zGK9708~41为父本,配制成适宜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安徽棉区的高产、优质、抗枯萎、耐黄萎病杂交棉新品种(F1代)。  相似文献   
3.
中棉所62(原名:中长杂04)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配制的陆地棉品种间杂交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引进省内外抗虫棉新品种(品系)10份,以GK-1(国抗棉1号)为对照,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纤维品质、抗虫性及生育期等性状进行系统考查,结果表明,GK-19、抗虫王1号两个品种结铃性好,皮棉产量分别居第1、2位;GK-1结铃性差,并出现早衰。  相似文献   
5.
由于2003年棉花生产受到了几十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减产幅度和范围之大均为建国以来所罕见,棉花供需矛盾突出,国内棉花价格曾急剧攀升.再者,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多种棉花"已成为广大棉农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并把它作为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措施.能否实现"多种棉花快发家"的初衷呢?我们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1.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特征特性生育期130天左右。植株筒型,较紧,叶片大小适中,叶色中绿,铃卵圆形.铃嘴尖,铃重5.3克,衣分40.0%,籽指11.6克,铃壳较薄,吐絮畅且集中,易收摘,结铃性强。抗病性好,枯萎病指5.0,黄萎病指28.2。纤维品质优良,2.5%跨长29.4毫米,比强度30.6cN/tex(HVICC标准),麦克隆值4.7。高抗棉铃虫,双价抗虫基因为国产Bt CpTI,棉花全生育期抗虫性稳定,可减少防治成本80%左右。2000~2001年参加全国抗虫棉区试,2年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增产3.5%,比SGK321增产12.5%。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合黄河流域、长江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安徽省近年来引进的红麻新品种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分析各品种在安徽省的适应性和丰产性.得出KB2、闽红298、浙江402等品种比对照Ⅰ74-3增产4.85~10.08%.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比对照Ⅱ青皮3号增产8.55~14.26%,达到了差异极显著水平,且各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均优于两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选育、中棉种业长江有限公司推荐并申报的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53(中杂003)于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生育特性。生育期129天,单铃重5.38g,絮朵大,吐絮畅,衣分41.54%。长势较强,结铃性较强,丰产稳产性好,属高产型杂交棉。1.2丰产稳产。安徽省2004-2005年棉花品种区试,两年平均子棉每公顷3812.25kg,为对照(皖杂40F1,下同)的115.84%;皮棉每公顷1583.70kg,为对照种的113.47%。2005年安徽省同步生产试验,子棉每公顷3442.5kg,为对照的105.2%;皮棉每公顷1442.7kg,为对照种的105.7%。1.3抗病…  相似文献   
9.
杂交红麻新品种H304是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最新选育成的超高产杂优组合,杂种一代苗期茎淡红色、裂叶、晚熟。其特点是:前、中期生长快,后期生长稳,有效株数多,茎秆粗壮,抗病、抗倒性强,株高5厘米左右。在多重复、多对照组合比较试验中,其原麻比对照74-3原种增产38.2%。比青皮3  相似文献   
10.
1选育经过 转基因抗虫棉杂交种中棉所7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1638”为母本、中棉所4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棉F1。核心亲本自2003年开始连年自交保纯。该杂交种2004年在安徽望江、湖北荆州等地参加杂交组合筛选试验,表现突出,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