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棵间土壤蒸发是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农田土壤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了解沈阳地区潮棕壤土条件下大豆田不同控制性交替灌溉制度下的土壤蒸发变化规律,对土壤蒸发进行预报,采用Micro-lysimeters(MLS)对不同灌溉处理下的土壤蒸发量进行了测定,并建立了以气象因子、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为自变量的土壤蒸发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条件下,各处理的相对土壤蒸发率(E/ET0)与表层土壤含水率(θ)的关系均呈指数函数形式,决定系数在0.71以上.各处理的E/ET0与LAI之间亦呈很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决定系数均在0.78以上.  相似文献   
2.
国家通过土地整理是对耕地总面积进行均衡的方法之一,对田地、水田、道路等进行综合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而在整治的过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土地整理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以及在土地整理过程中需要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石质山地造林整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利  孙美清 《林业科学》1989,25(3):263-267
一、标准地概况标准地设在辽宁省新金县,地处辽东半岛中南部低山丘陵地带。东经121°45′—122°,北纬39°13′—39°30′,海拔50—200m,年平均气温8.9℃,年最低气温-23.5℃,年最高气温37.4℃,年平均降水量700mm,60%集中在7、8、9月,春季4、5、6月干旱,无霜期175天。宜林地及林地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土层薄且石砾多,含水量低,蓄水性能差,土质瘠薄。  相似文献   
4.
对树木的危害花布灯蛾是其中一种,每年秋末时节,幼虫会集中在树干的根部,在地表落叶下开始结虫过冬。待明年春季3月下旬,幼虫开始苏醒出蛰上树,以树木新发的芽芽苞和嫩叶为食。等到6月份幼虫成熟后在树下作茧化蛹,之后成虫开始产卵继续以树叶为食,为了更好地对花布灯蛾进行防治,本文通过分析花布灯蛾的特点,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希望对花布灯蛾危害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赤松毛虫是四大林业害虫之一,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工作,会对树木造成危害,赤松毛虫主要是对松科类植物危害巨大,包括油松、落叶松等,无公害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进行灭杀,具有高效、无污染的特点,是今后赤松毛虫防治工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杨干象又被称之为杨干象鼻虫,属于一种蛀干害虫,在杨柳科植物中,常出现的一类病虫害类型,并且,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杨干象对于杨柳科植物的幼树危害性极大,幼树常因其蛀食而树干折断、死亡,一旦大面积发生病虫害,将对我国林木业生产以及生态效益造成严重性的影响。由此可见,加大对杨干象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探究,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对保障各地林业大力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美国红栌的一年生幼嫩茎段、茎尖为外植体建立了再生体系,并实现了规模化组培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用0.1%HgCl2灭菌5min成活率可达80%,效果最好;其最适启动培养基及植物激素配比为:MS 6-BA 0.2 mg/L(单位下同) NAA 0.05 3%蔗糖;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MS 6-BA 0.5 NAA 0.1 3%蔗糖;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1/2MS IBA 1.0 NAA 0.1 PP333 1.0 2%蔗糖.  相似文献   
8.
NaCl处理对甘草生长、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质量分数NaCl处理一年生盆栽甘草移栽苗,研究其对甘草生长、部分生理指标及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盆土中NaCl添加量不超过0.6%时,随着盐含量的增加,甘草生长势降低,生物量明显受到抑制;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较对照高。NaCl添加量达到0.8%时甘草干枯死亡。说明0.6%NaCl是甘草正常生长的阈值,盐含量低于阈值时甘草能通过改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提高自身耐盐性,并能改善药材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桑褶翅尺蛾的病虫害的防治展开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桑褶翅尺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详细的了解,再对幼虫虫口数量和失叶率的相关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究分析,对该害虫的测报指标的发生(危害)程度的分级标准进行了确定,依据其生活习性,采取了物理器械、人工、化学药剂综合防治的措施,以此为今后桑褶翅尺蛾虫害的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柴胡分布广,各地均有种植,但由于引种来源、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市售北柴胡药材性状不一、质量不稳、药效不可控。鉴定分析了我国7省份10产地栽培的北柴胡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植株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种源北柴胡种子和植株变异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北柴胡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及含水量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明显正相关,含水量与年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其他地理生态因子与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种源北柴胡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株的茎粗与纬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根茎干重与年均日照呈明显的正相关;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显示10个产地北柴胡种子和植株聚为4类,不同类别植株和种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