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刘宇欣  张健  闫向阳  韩芳  徐业平  刘少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35-10838,10896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测定了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及不同部位的烟草样品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的含量,得出:不同类型烟草样品中的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均主要以酯结合态的形式存在,植物甾醇和茄尼醇的含量呈现出了特定的规律,即白肋烟及烤烟中植物甾醇和茄尼醇含量较高,香料烟其次,而雪茄烟含量最低.不同品种烟叶中3类组分均以K326及红大的含量较高,云87、NC82及云85中含量较低.不同产地烟叶中高级烷醇、植物甾醇及茄尼醇含量分布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不同部位烟叶叶片,植物甾醇以及茄尼醇的含量变化规律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  相似文献   
2.
3.
烟叶中性挥发性成分的GC和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选择中性挥发性成分提取方法和灵敏度高的检测仪器,确定仪器检测的条件。采用顶空共蒸馏法对烟叶的中性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和分离,用气相色谱仪(GC)和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检测,提取并鉴定了数十种烟叶中性挥发性成分,并对每种物质计算了相对标准偏差,同时利用已有的标准物质,进行了方法的准确性评价。确定了色谱与质谱条件,即进样口的温度为280℃,进样针条件为注入样品后,先停留5 s再拔针,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为40℃,检测器的开始检测时间为2.5 min(温度为40℃),传输线和离子源的温度分别为250和200℃,样品检测质量数范围在300以下。分析出烟草中57种主要中性挥发性成分的相对标准偏差和含量以及35种标样的回收率。确定、优化了仪器检测条件。  相似文献   
4.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烟用胶黏剂中的铅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微波消解进行烟用胶黏剂中Pb元素的消解研究,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该元素的含量。在混合消解体系(5∶2的HNO3-H2O2)和一定梯度的消解条件下,消解结果最佳。在微波消解最佳条件下,进行了精密度试验和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回收率在97%以上。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处理烟用胶黏剂,具有快速、简便、节省试剂、消解完全等特点,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戴迎雪  朱立军  黎洪利  王鹏  戴亚  刘少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62-17864,17867
介绍了我国烟用香精香料行业的发展概况和国外烟用香精香料质量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阐述了我国烟用香精质量控制管理和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列举了我国烟用香精香料的相关标准,并论述了近年来我国烟用香精香料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标准体系制定的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6.
烟草含氮化合物对卷烟主流烟气氰化氢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卷烟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与卷烟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在卷烟烟支中添加特定含氮化合物,捕集并测定卷烟烟气中的氰化氢含量,分别研究了6类不同含氮化合物在卷烟燃吸时对烟气中氰化氢释放量的影响,并尝试对氰化氢热解产生的机理和变化规律做了探讨性的解释。[结果]对于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而言,蛋白质、氨基酸、挥发碱、硝酸盐、氮杂环化合物含量的增加导致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释放量相应增加,且二者间表现显著的相关性关系;各含氮化合物对氰化氢释放量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蛋白质〉氨基酸〉挥发碱〉硝酸盐〉氮杂环。[结论]蛋白质、氨基酸、挥发碱、硝酸盐、氮杂环5类含氮化合物均是卷烟烟气中氰化氢的重要前体物  相似文献   
7.
文武  王勃  杨枚  周博  闫向阳  童红武  刘少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28-4829,4831
对比气流式烘丝机(HDT-LE)和薄板式烘丝机(KLK)处理的不同单等级烟叶和成品卷烟的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分析气流式烘丝机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利用香气补偿与修饰技术对HDT-LE加工的卷烟产品品质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