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用色谱级无水乙醇超声萃取驱鸟剂中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其相关系数为0.999 8,超声萃取效率达到87.8%以上,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2.
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快速检测方法。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沙门氏菌中能扩增出198 bp的预期片段,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沙门氏菌种特异性。通过对沙门氏菌标准菌种纯培养液PCR方法灵敏性的检测,发现纯培养的检测极限为72个细菌。用该方法对3类共计56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鉴定方法完全相符,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刘书花 《绿色大世界》2009,(6):27-27,87
总大肠菌群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卫生指示菌之一,水质总大肠菌群的监测检验对保障人体健康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选择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210份不同水质分别用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进行检验比较,经过分析,发现纸片法比多管发酵法更适合于日常水质环境的监测检验。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快速检测方法。选取hly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中能扩增出356 bp的预期片段,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单增李斯特菌种特异性。纯培养的检测极限为46个细菌。用该方法对36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分离鉴定方法完全相符,表明该方法可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总大肠菌群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卫生指示菌之一,水质总大肠菌群的监测检验对保障人体健康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选择山东省内有代表性的210份不同水质分别用多管发酵法和纸片法进行检验比较,经过分析,发现纸片法比多管发酵法更适合于日常水质环境的监测检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微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且危害极大,其中利用微生物进行的生物修复方法处理重金属污染优势明显,可有效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利用微生物方法处理污染的研究进展,为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针对目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现状,总结了4种现行有效的常用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精确定量、反应迅速、信号重复性好、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不需要凝胶电泳过程,避免了扩增产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将是未来分析检测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石鲽鳍细胞系并研究三丁基锡对其毒性作用,根据石鲽鳍组织的特点采用特定酶消化法启动原代培养,并成功传代。试验结果显示,在24℃,培养于含有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及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pH值7.2)中的鳍细胞,生长分裂状态佳,为成纤维样细胞。传代培养后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分裂速度,可稳定传代。第60代石鲽鳍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46.7 h,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为48条。目前鳍细胞已传至第68代,已成功建立石鲽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三丁基锡处理后结果显示,1~80 ng/mL三丁基锡均可对鳍细胞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三丁基锡对鳍细胞的48 h-IC50值为39.87 ng/m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