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蒙古栎经济价值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黑龙江省外分布区的开发利用效果逐渐显现出来。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有丰富的蒙古栎资源,应尽早开展此树种的研究和利用工作,为林区经济转型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本研究在蒙古栎选优、繁育与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从5个方面阐述了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即改造大面积结构不尽合理的人工林;提高现有天然林资源经营水平,提升其总体价值;建设全林区范围的红松保护区;加强湿地建设和保护力度;改革林业管理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3.
辽宁冷杉,其生长快、抗性强、耐干旱瘠薄、耐高寒。经过20余年的试验,该树种在伊春地区引种已获成功。本文从3个方面较详细介绍了辽宁冷杉的引种驯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早已被人们所熟悉。在我国,有人工栽植树木,可追溯到1600年前;有成型的人工林时代,也有600年历史了。然而,世人热衷于人工林,主要还在于工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近200年来。现在的人工林问题,已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利益问题。可是,至今为止,人工林非森林问题,并没有得到我们大家的接受,亦或我们的公众并不知道,人工林并不是森林。基于人工林问题的至关重要性,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以便于对人工林的种种问题,有一个理性的、较早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黑龙江省宾县三宝乡幸福村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在研究区域选取的20个地块,根据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的方法进行土壤养分测定。测定养分为土壤有机质、全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及土壤pH值。试验目的为研究耕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和供肥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指导合理施肥和培肥土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幸福村耕地土壤养分中P、K空间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土壤N含量普遍较高,有机质含量不高。因此,幸福村大田作物施肥方案中N可采用同一标准,均量管理,磷肥、钾肥应分区施用。  相似文献   
6.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norgi),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黑龙江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质量较好。但人工栽培在黑龙江省发展较慢,仅有少量种植,为适应林区经济发展,应大力推广在林下栽培经济植物黄芩。  相似文献   
7.
黄芪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芪是著名的滋补中药材。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及病虫害防治的描述,表明我省的黄芪是畅销国内外市场的重要优质地道药材。指出了野生黄芪资源逐年减少,人工栽培潜力巨大,各地可建立固定的人工繁殖基地,解决民有林以短养长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岛棉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李武  倪薇  林忠旭  张献龙 《作物学报》2008,34(5):893-898
利用SRAP标记, 选用132对带型清晰的多态性引物, 对我国引入海岛棉以来培育的36个国内品种及20个国外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419个多态性位点, 每组合的多态性条带数从2~9不等, 平均为3.17。利用NTSYS-pc 2.10e 软件采用Jaccard’s相似系数和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具有亲缘关系的品种聚在同类中, 说明其结果与系谱具有一定的相符性; 56个品种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97, 变化范围在0.312~0.876之间, 说明我国海岛棉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3个育种时期育成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依次为0.501、0.507和0.548, 表明我国现在育成的品种相对于早期品种遗传多样性在逐渐降低。这些结果为我国海岛棉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5个方面阐述了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即改造大面积结构不尽合理的人工林;提高现有天然林资源经营水平,提升其总体价值;建设全林区范围的红松保护区;加强湿地建设和保护力度;改革林业管理的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GDP、绿色GDP、绿色国民核算和森林绿色核算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林区实际,分析了开展森林绿色核算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