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后代选择问题的研究现状1.关于组合选择淘汰问题过去,很多育种单位每年都进行40~60个杂交组合。在早期世代(F_2)只根据成熟期、株高、长势、种皮色泽等淘汰少数表现极差的组合,因而造成杂交后代组合多,而每组合材料并不多(F_2代种植数量每组合1,000~2,000株,成熟时从中选择优良单株1/10,即100~200株)。早期世代所以不敢冒然大量淘汰组合,是由于过去国内外的大  相似文献   
2.
以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方差协方差分析法计算的遗传相关系数的抽样分布,以及环境相关和遗传力对抽样分布的影响.遗传力和环境相关对遗传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大小和抽样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遗传力较高,环境相关较小时,遗传相关系数的分布特征与简单相关系数相似.有关性状的遗传力较低时,遗传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趋于增大,有时会出现大于1的异常情况,其分布也比简单相关系数更易出现非正态性.由于遗传力对遗传相关系数抽样标准误的影响,即使自由度相同,遗传相关系数在绝对值上仍无可比性,因此,遗传相关的通径分析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余建章 《新农业》2001,(1):31-31
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最有效的育种方法应该是轮回选择。但轮回选择的育种年限较长,对于在中短期内想较快实现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育种单位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轮回选择必须利用雄性核不育系才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否则难于实现这个育种程序。  相似文献   
4.
大豆主要品质性状遗传及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洪德  余建章 《大豆科学》1994,13(3):237-244
利用7个脂肪与蛋白质含量不同亲本的12个组合,研究了脂肪、蛋白质及总量含量的遗传特点及其配合力和遗传力等参数。结果表明:①三性状均是数量性状,F2呈常态分布,F2与中亲值几乎机等,且用中亲值预测F2更可靠。②脂肪、蛋白质含量均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而总量含量则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存在,且后者略占优势。③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力估值较高,从F2代起可对其直接选择,而总量含量则不宜在F2代进行直接选择。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1.大豆种皮过氧亿物酶低活性类型平均油分值偏高,蛋白质偏低。2.野生、半野生大豆根系荧光型类型、白花、褐脐类型平均百粒重偏大,油分偏高,蛋白质偏低。3.野生、半野生大豆的茸毛色与蛋白质及脐色与百粒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大豆脂肪和蛋白含量双高育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洪德  余建章 《作物学报》1994,20(5):614-620
本试验采用NCII设计,将7个脂肪与蛋白含量不同的亲本分两组进行双列杂交,对12个组合F2代中双高植株出现的频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量品种间的杂交以双亲脂肪含量均在20%以上,一亲蛋白含量在43%以上;或脂肪含量的中亲值超过20%,蛋白含量的中亲值高于42%的组合,其F2代双高频率较高。亲本脂肪含量的低亲和中亲值是  相似文献   
7.
大幅度提高蛋白质含量的最有效的育种方法应该是轮回选择.但轮回选择的育种年限较长,对于在中短期内想较快实现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育种单位来说是不现实的;而且,轮回选择必须利用雄性核不育系才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否则难于实现这个育种程序.  相似文献   
8.
沈农雄性核不育大豆L—78—387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大豆雄性不育材料。测验研究表明:同一个 ms1位点上,有5个独立的突变体,为扩大利用雄性核不育基因于轮回选择的育种实践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如果优良品系或具有特殊目标性状的材料携带上 ms1不育基因,再去进行自由授粉随机互交,就可以使雄性核不育基因成为轮回选择的得力工具。对进一步研究未发现的连锁群也具有一定意义。但是,由于大豆为自花授粉作物,异交率极低,其花粉较重,不能借助风力传粉。因此,目前利用 ms 搞大规模制种尚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脂肪及其脂肪酸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品种间存在差异,其遗传力较大,亚油酸与亚麻酸,油酸与亚油酸等品质性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籽粒蛋白质、脂肪及脂肪酸组成之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分布在辽宁省的soja亚属各类型地理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看到栽培种、宽叶蔓豆、野生种三种进化程度类型大豆Ep和fr各等位基因频率不同,并且在地理纬度上按一定规律分布。野生种遗传结构分布与地理位置有关。遗传距离表明,栽培种的浅色豆与深色豆、天然野生群体中的宽叶蔓豆与小粒野生豆都有较大的遗传分歧。根据野生种的8个性状对13个地理群体进行聚类分析,划分为4个种群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