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农业院校学术期刊编排质量,减少差错率、结合期编排中的格式及常见错误,对农业院校期刊编排格式、题名设计、计量用法、文献著录、图表设置等进行了评析,强调期刊编排中的不规范现象不能掉以轻心,任其行事,指出编辑应加强自身学习,重视和熟悉规范化标准。  相似文献   
2.
审稿意见的处理运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处理审搞意见了编辑工作者面对的一个经常性的工作。如何把握和运作,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认为,审者与编者二者相互联系、彼此促进,尊重审者意见但并不盲从、并不抱泥,要综合扼括,分析提高,力排情感、诱因干扰;要言辞婉转,退稿留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报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蓖麻镶嵌系与雌性系间的生理差异,为蓖麻性别分化调控及其育种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以相同遗传背景的蓖麻镶嵌系和蓖麻雌性系为材料,分别在现蕾期和盛花期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 净光合速率、可溶性营养物质及内源激素进行分析。【结果】现蕾期,镶嵌系蓖麻的可溶性糖和细胞分裂素含 量显著高于雌性系,比雌性系分别高 36.9%、61.5%,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雌性系,为 25.6%。盛花期,蓖麻镶 嵌系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含量比雌性系显著升高,分别为 15.2%、23.3%、 13.8%、33.5%、73.8%,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和脱落酸含量显著下降,分别为 38.0%、54.9%、14.8%。【结论】 蓖麻镶嵌雄花的形成先以可溶性糖和细胞分裂素增加为特征,之后伴随营养物质消耗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与净 光合速率的上升和赤霉素、生长素与乙烯水平的提高以及脱落酸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陕北白绒山羊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培养和VEGF对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角蛋白10(K10)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FGF5)mRNA表达量的影响。采集绒山羊体侧部皮肤,并利用消化等方法分离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置于37℃、5%CO_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选用第5代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别处理24、48h,噻唑兰比色法(MTT)检测细胞活力,EdU核酸标记技术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CNA、K 10、FGF5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成功培养出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CK17和CK15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2)VEGF可以促进绒山羊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增殖。相同浓度VEGF处理48h组的细胞活力极显著高于处理24h组(P0.01);在48h处理组中,100ng·mL~(-1)组的细胞活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ng·mL~(-1)组、10ng·mL~(-1)组(P0.01),并显著高于50ng·mL~(-1)组(P0.05),50ng·mL~(-1)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0ng·mL~(-1)组和50ng·mL~(-1)组增殖细胞比例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ng·mL~(-1)组、10ng·mL~(-1)组(P0.01),100ng·mL~(-1)组显著高于50ng·mL~(-1)组(P0.05)。3)PCNA、K10、FGF5mRNA在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中均有表达。在VEGF处理48h时,PCNA mRNA的表达量100ng·mL~(-1)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10ng·mL~(-1)组(P0.05);K10mRNA的表达量对照组最高,极显著高于10ng·mL~(-1)组与100ng·mL~(-1)组(P0.01);FGF5mRNA的表达量对照组最高,极显著高于100ng·mL~(-1)组(P0.01)。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培养了陕北白绒山羊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VEGF能够促进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的分化;VEGF可能通过抑制次级毛囊外根鞘细胞中FGF5基因的表达而促进毛囊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酸碱胁迫对奥尼罗非鱼幼鱼鳃组织结构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将初始体质量(6.81±0.85)g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暴露于不同酸碱度(p H分别为4.5、6.0、7.5、9.0、10.5,依次设为试验Ⅰ、Ⅱ组、对照组及试验Ⅲ、Ⅳ组)的水体中,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胁迫后0、12、24、48、72 h采集鱼鳃样本,采用HE染色石蜡组织切片及分光光度法比较酸碱胁迫对鱼鳃组织结构及其中Na~+-K~+-ATP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鱼鳃的组织结构未发现有明显病变的症状,且鳃中的Na~+-K~+-ATP酶活力维持在一定水平;各胁迫组鱼鳃组织结构均不同程度发生病变,出现鳃丝融合,动脉血管破损,鳃小片肿胀弯曲,顶端与末端粘充血和肿胀,黏液细胞增多,上皮细胞增生、脱落,泌氯细胞肿胀,细胞质空泡化等一系列病态症状,且其症状会随着酸碱程度的加深、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加重;酸碱胁迫后各胁迫组鱼鳃中Na~+-K~+-ATP酶活力均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其中酸胁迫的峰值出现在48 h,而碱胁迫出现在12 h。[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奥尼罗非鱼的养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建立了红枣山羊乳乳扇的加工工艺,并对其配方及加工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红枣山羊乳乳扇的加工工艺:加入食用白醋→加热至65℃→加入灭菌山羊乳→迅速搅拌→形成絮状凝乳→揉搓成团→洗涤→加入白砂糖、大枣粉→混合均匀→制成饼状→入模成型→自然干燥24~48 h→成品。(2)红枣山羊乳乳扇的配方为:食用白醋使用量占鲜羊乳的12%,大枣粉、白砂糖质量分别占凝乳块的10%,5%。  相似文献   
7.
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DPCs),对毛囊再生具有诱导能力,并一定程度上决定毛囊的大小,在毛囊周期变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优化陕北白绒山羊(Capra hircus)次级DPCs培养液体系,探讨miR-206对次级毛乳头细胞表达模式影响,分析miR-206与次级毛囊周期性发育关系,探索其在陕北白绒山羊皮肤毛囊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集陕北白绒山羊生长期皮肤样本,采用钝性分离与中性蛋白酶及胶原酶Ⅱ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单根毛囊并剥离毛乳头;配制5组细胞培养液,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毛乳头细胞中α-平滑肌激动蛋白基因(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CD133的表达;利用脂质体3000介导miR-206模拟物转染次级毛乳头细胞,qRT-PCR检测7个与毛囊周期变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本研究成功进行了毛乳头细胞原代和传代培养,毛乳头细胞3d即可贴壁并伴有迁出;同时添加双抗、雌二醇(β2 estradiol,β2)、胰岛素-转铁蛋白-硒(insulin-transferrin-selenium,ITS)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培养液中毛乳头细胞从贴壁时间和迁出效率及细胞活力上均优于其他组,建议绒山羊次级毛囊生长期毛乳头细胞培养液为改良杜氏伊格尔培养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nutrient mixture F-12,DMEM/F12)(1∶1)、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双抗(100 IU)、β2(0.3 μg/mL)、ITS(5.0 μg/mL)、EGF(7.0 μg/mL).与对照组相比,miR-206转染毛乳头细胞后,蛋白络氨酸磷酸酶N1基因(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non-receptor type 1,PTPNl)、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BMP4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BCL-2相关的永生基因(BCL-2 associated athanogene 4,BAG4)、MAX二聚蛋白4基因(MAX dimerization protein 4,MXD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FGFR2)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经筛选分析BAG4可能是miR-206的候选靶基因.本研究成功对毛乳头细胞培养液进行了优化,转染的miR-206能够在绒山羊次级毛乳头细胞中稳定表达,初步判断其过表达对生长期毛囊的发育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iR-206在毛囊周期发育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10.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5—1999年引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反映科技学术期刊文献聚散、老化程度,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5-1999年出版的24期,360篇论文、1806条引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平均篇引文量5.0条,无引文、引文省略共占55篇,引文运用率84.8%;图书引文量575条、期刊引文量1160条,被引率分别为31.3%和64.2%;中文被引率74.9%(1352条/1806条)、英文被引率24.6%(445条/1806条);引文年代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80-90年代引文占86.7%;5年内引文量占34.8%(628条/1806条);引文“半衰期”期刊为7.1年、图书为9.0年,与其他同类院校学报相比较高;中外文期刊引文集聚量为重要或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