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鸡市陈仓区地处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部,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秸秆产量可达19. 21万吨.陈仓区惠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对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食用菌生态循环技术进行攻关,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总结出"秸—菌—饲—沼—肥—果"生态循环产业链技术模式,为秸秆综合利用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3.
按照省农业农村厅猕猴桃产业发展上坚持“不与粮争田”的思路,积极探索林下仿生态猕猴桃栽培模式。对汉中地区猕猴桃林下仿生态建园搭架模式、粉碎堆沤腐熟还田、水肥一体化及轨道运输机应用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并分析了猕猴桃林下仿生态建园投资效益。结果表明,猕猴桃林下仿生态建园关键技术亩投入减少近4 600多元,降低了果园生产成本,减少了人工投入,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对柑桔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光呼吸抑制剂,在成熟期测定各个处理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光呼吸抑制剂浓度低于1000mg/kg时,果实的舍酸量较低、含糖量较高;对照和750mg/kg的处理果实较大;浓度为750mg/kg的处理,平均单果重和SSC含量最高。本试验认为,低于1000mg/kg的处理有利于果实提前进入成熟期,其中抑制剂浓度为750mg/kg是较适合的试验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5.
基施有机肥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及二次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马铃薯‘早大白’为供试品种,在防虫温室内进行了有机肥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二次结薯影响的试验,旨在探索提高微型薯产量及试管苗利用率的途径。试管苗移栽70 d后收获微型薯并尽量保护好根系,继续使其结薯,进行多次收获。结果表明:多次收获微型薯的产量远高于一次性收获的微型薯产量,因此二次结薯可大大提高试管苗的生产效率。全部追施处理二次结薯单株结薯2.3粒,而基施有机肥33 kg/667 m2条件下单株结薯3.8粒,因此基施有机肥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正>一、基本情况宝鸡市陈仓区利民秸秆机械化加工利用专业合作社,位于三秦大地最西端渭北旱塬的慕仪镇洞坡村,成立于2008年9月,拥有社员176人,资产总额1500万元。合作社凭借着优质的服务效果、独特的组织优势、灵活的运行机制,发展成为集生产托管、规模服务、优质粮生产、饲草加工、农资经营等高效融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农机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2010年开始,从山东等温带地区引进了12个“甜樱桃”新品种,在汉中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种植,对其适应性、开花、着果、成熟期、口感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以适应性、早熟性等综合性状为目标,筛选出了在口感、抗逆性、着色、丰产等方面表现良好的早、中熟品种7个,可适宜于广泛种植的早熟、矮化品种3个,为汉中甜樱桃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及其推广一直以来都制约着汉中市马铃薯单产的提高,本文分析了生产现状,指出了种薯繁育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防止葡萄裂果及提高座果率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伟伟  席彦军  肖萍 《陕西农业科学》2009,55(2):197-197201
落花落果和裂果在葡萄生产中时常发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因管理粗放,树体营养储备不足,管理不够科学,病虫危害等因素,再遇到花期和成熟期猛降大雨,某些葡萄品种在花期易发生严重的落花落果、在成熟期易发生严重裂果,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为此,经多年试验和分析,总结了一些尽可能减少和防止落花落果和裂果的技术措施,以期为葡萄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产业是汉中市"菜篮子"工程四大蔬菜产区的重要产业,介绍了汉中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品种布局、产品质量、贮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