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4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雾培法根际CO2对马铃薯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汽雾栽培方式对马铃薯根际连续 35d的CO2 处理表明 :温室大气处理 (CO2 380~ 92 0 μL·L-1 O2 2 1% )和室外大气处理 (CO2 380 μL·L-1 O2 2 1% )马铃薯植株的形态特征非常接近 ,其株高、叶面积、根系质量、匍匐茎数量、块茎产量以及生物量均比根际高CO2 处理 (CO2 36 0 0 μL·L-1 O2 2 1% )明显提高 ,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 浓度增加 ,光呼吸速率与CO2 补偿点降低 ,叶片光系统Ⅱ功能改善 ,光合速率提高 ,植株生长发育旺盛 ,块茎产量增加 ,说明合适的根际CO2 浓度 (CO2 380~ 92 0 μL·L-1 O22 1% )可能是汽雾栽培马铃薯植株生长旺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温室多功能轨道作业车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温室内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较为恶劣。针对这一特点并结合实际生产需求,为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人员的作业条件,设计了一种辅助人们在温室内进行绑蔓、摘果作业且可升降的作业车。作业车以蓄电池作为电源,通过液压系统推动剪叉升降平台精确地实现升降功能,并通过小型电机驱动作业车的平稳前进与后退。在研制出作业车样机的基础上,对作业车进行了调试与试验,确定作业车最大运行速度约为0.15m/s,工作平台的正常上升速度为0.11m/s,正常下降速度为0.05m/s,并进行了载人作业平台的振动试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作业车运行速度与工作平台的升降速度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对提升温室机械化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氮素营养对旱作小麦光合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水分和氮素营养对小麦光合特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其中土壤水分状况直接影响到氮素营养的作用强度。氮素营养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作物光合的影响不同,表现在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值、光合受抑部位及冠层结构等有所不同。在干旱条件下,光合速率主要受制于非气孔因素,此时氮素可加剧对叶绿体光合能力的抑制。作物生产上的施肥与耕作等措施都应适宜于当时的田间水分状况,这样才能充分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使作物光合机构运转处于较高水平,以实现合理利用水肥资源和增加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底墒和氮肥对小麦抽穗后绿色叶面积参数的调控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小偃6号抽穗后绿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措施对小麦抽穗后绿叶面积参数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如不同处理绿叶持续天数为27~40天、绿叶持续期为9~22天、单茎最大绿叶面积为82~105cm2等;籽粒产量随绿叶持续期的延长而增加,与绿叶持续时间相关性不明显;小麦绿叶面积参数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氮肥的多少,底墒的调节作用有限;抽穗后维持较高绿叶面积和作用时间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移动平均法,应用陕西省近31 a粮食产量数据对其未来10a粮食综合生产潜力进行了短期预测.结果表明:陕西省粮食单产提升幅度较小,年均每公顷增长46.2 kg;粮食总产上升缓慢,年均增长10万t;在粮食产量构成中,小麦产量及其比例下降,玉米产量及其比例上升,水稻与大豆产量及其比重变化较小;各粮食作物单产均稳步提升;人...  相似文献   
6.
用BLUE法评定猪繁殖性能的杂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LUE法分析了青海省养猪繁育体系中母本互助猪,父本杜洛克、长白、汉普夏、大约克、巴克夏、苏白猪和二、三元杂交猪的繁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杂交组合的繁殖性状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三元杂交组合的多数繁殖性状极显著的优于纯种亲本,显著优于二元杂交组合,而二元杂交组合也显著优于纯亲本;互助猪产仔数显著高于瘦肉型父本,而瘦肉型父本在改良仔猪生长发育方面则有明显优势。说明我省以三元杂交为主建立养猪繁育体系是适当的,但应注意提高互助猪早期生长发育性能,才能表现出更大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7.
植被恢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动态变化的关键过程之一,阐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固持动态及其驱动机制,是全球变化下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固定动态及其驱动机制方面的研究,剖析植被恢复中土壤有机碳固持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植物碳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机制,揭示植被恢复中土壤有机碳固定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驱动机制,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而提出关于植被恢复的土壤固碳效应研究,亟需在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微生物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土壤—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协同作用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本综述可为植被恢复与土壤固碳稳定机制研究指明未来的方向,进而为促进我国植被恢复的土壤碳循环研究,科学评价生态系统土壤固碳潜力和有效实施生态系统碳汇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西北黄土区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经验,提出水土保持与综合治理的目标和对策。根据遥感分析,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土壤侵蚀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水力侵蚀占总面积的52.78%,风力侵蚀占总面积的14.11%。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强度及其面积发生显著变化,强度侵蚀面积显著减少;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4.1亿-4.5亿t。该区综合治理对策是:以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以黄土丘陵区与风沙丘陵区为主,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生态修复规模,加快林草植被建设;加大淤地坝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坡改梯工程;加强水土保持科学与技术研究,为治理工程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9.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Ultraviolet (UV) radi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tter decomposition, but the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of its effect remain inconsistent. To determine the...  相似文献   
10.
栽培条件对冬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冬小麦孕穗一开花期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系统测定,研究了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栽培措施(水分、氮肥、密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水分、不施氛、低密度均可以提高冬小麦叶片WUE,其中以低密度效果最明显,水分处理次之,再次是不施氮肥。各栽培因素对WUE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水分不足时低密度比氮肥对叶片WUE的提高效果更明显。低氮条件下,改善土壤水分和降低密度均可提高WUE,但降低密度效果最为显著。密度过高对提高作物WUE不利,改善土壤水分和增施肥料可减弱这种影响,但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对提高WUE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