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6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553篇
林业   646篇
农学   868篇
基础科学   447篇
  750篇
综合类   1388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763篇
园艺   235篇
植物保护   3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Improper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N) has led to high N losses and low N use efficienc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China. An effective method to solve such problems is the deep fertilized N in root zone (RZF). Limited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of RZF on the uptake of macronutrients (N, P and K) and rice yield. Field experiments, conducted from 2014 to 2015, compared the farmer fertilizer practice (FFP, with 225 kg ha?1 of N, split into three doses) and RZF using the same rate but placing N 5 cm away from rice roots in holes 10 cm deep (RZF10) or 5 cm deep (RZF5) as a single application. The highest mean yield (10.0 t ha?1) was obtained in RZF10, which was 19.5% more than that in FFP. Root zone fertilization of urea (whether 10 cm deep or 5 cm deep) resulted in greater accumulation of N, P and K in stem, leaf sheaths, leaf blades and grains compared to that in FFP in sandy and in loam soils. The uptake of N, P and K was the highest in RZF10 (average at 176.7, 66.2 and 179.1 kg ha?1, 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that in FFP by 45.0, 17.0 and 22.6%, respectively. N apparent recovery efficiency was markedly higher in RZF10 (53.1%) than in FFP (27.5%). RZF10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N, P, K uptake compared with FFP under different N rates in both sandy and loam soi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 P and K input amount should be re-determined under RZF.  相似文献   
2.
作为饲料添加剂而广泛使用的硫酸亚铁,在储存过程中亚铁易氧化成高价铁。试验研究了防止硫酸亚铁氧化的方法,并对造成其氧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对棉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显著降低了棉花枯萎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地提高了棉花的产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施肥里、刈割高度、播量,草坪草品种4因素4水平试验,通过测定草坪草越冬率,越夏率,成坪时间,叶绿素,杂草盖度,生长度,初步筛选出不同目的冷季型草坪草的建植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3个由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柑桔体细胞杂种繁殖特性的研究表明,金柑与甜橙属间体细胞杂种扦插生根成活率较低。甜橙+宜昌橙以及甜橙+粗柠檬种间体细胞杂种扦插萌发和生根能力与权及粗柠檬没有显著差异;插条发根平均为2.0条和1.8条,一年生植株根系总长分别为122.2cm和80.7cm,与积和粗柠檬均无显著差异;粗柠檬+甜橙杂种的须根数为39条,株-1,与权(54.5条·株-1)差异显著,而宜昌橙+甜橙种间杂种(47.7条·株-1)与积差异不显著;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有介于双亲之间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西藏山南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由于对西藏山南地区草原状况缺乏全面认识,未能合理利用,出现了草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通过调查提出:调整畜群结构,推行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开展季节性畜牧业,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催化氯化的产物分布,试验了有关条件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程度是产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温度的提高,有利于苄叉二氯和苄川三氯的生成;铁离子、低温及水会导致环上的氯化;水引起水解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藏北地区草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藏北地区草地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和载畜潜力,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继续发展的基本因素,提出了挖掘资源潜力、实行季节性畜徼业、增加草地投入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表明,绵羊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鲜粪量有所减少,粪中干物质含量有所增大,但只有处理1.33羊/hm2·138天与6.67羊/hm2·138天问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同一放牧率条件下,不同放牧时期相比,以8月份粪中干物质含量最低;在各种处理之间,放牧绵羊全天干粪量均无显著性的差异。在同一放牧时期,随着放牧率的增大日采食量显著减少,而同一放牧率不同放牧时期的日采食量保持相对稳定。粪便的干重与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很小,与干物质消化率呈负相关。放牧绵羊白天排粪量为晚上的2倍,但粪中干物质含量几乎没有差异,同时,不同放牧率和不同放牧时期对粪便的颜色和形状等均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Bailus thuringiensis)140或018工业菌剂每亩用200~255克,加杀灭菊酯20%乳剂每亩8毫升混用防治第二、三代红铃虫,虫口减退率和铃害下降率分别为80.5~93.4%和68.8~84.6%;杀灭菊酯每亩40毫升单用效果分别为96~97.2%和84.6~95.8%,都能有效控制红铃虫的危害。棉花产量测定表明,菌剂加菊酯混用使皮棉增加21.3~30.9%,菊酯单用增加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