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以寒区两个典型小流域为例,根据理论变异函数,通过Krige空间内插法对比研究小流域0~30cm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受植被类型、覆盖度影响,水平方向上,同一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分布为:高寒灌丛草甸〉高寒嵩草草甸〉退化草地;相同草甸类型条件下,纳通河流域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均小于跨热洼尔玛流域;各坡位、坡向草甸植被严重退化区域土壤水分含量均略小于高寒草甸草地区域。(2)从剖面分析,跨热洼尔玛流域各层土壤含水量均大于纳通河流域;剖面变异性、土壤水分下渗速度纳通河流域总体均大于跨热洼尔玛流域;土壤水分变化剧烈程度高寒草甸草地区域在20~30 cm层、植被退化区域10~20 cm层;土壤水分下渗速度草甸植被严重退化区域大于高寒草甸草地;高寒草甸草地区域在10~20 cm层土壤水分在下渗过程中有一定的滞后作用;而草甸植被严重退化区域则无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水质遥感反演研究基础上,利用Landsat-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水质反演的原理,选取典型丘陵区———永川区主要水库水体水质参数(叶绿素a、悬浮物、透明度、水温和氨氮)为研究对象,建立遥感信息同实测数据间的响应关系,得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反演模型,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遥感的分布式水质定量测算研究方法,分析结果得出水体中叶绿素a、水温和氨氮精度较高,悬浮物、透明度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三峡工程蓄水以来,库区地表水陆面积占比发生变化,水热条件需适应新的空间格局.为探讨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范围地表温度的时空演变特征,以三峡库区1981-2014年21个气象站的日地表温度为研究数据,利用创新趋势分析(Innovative Trend Analysis, ITA)方法的微趋势识别优势,探讨研究区内地表温度在不同尺度的时空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平均、最高和最低地表温度在研究时段内均呈增加趋势,区域内温差分布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2)以2003年为蓄水分界时期,对比前后地表温度变化特征,显示蓄水前平均地表温度多呈增加趋势,而蓄水后增加速度放缓,距离三峡大坝最近的区域E放缓程度最为明显,蓄水后平均、最高和最低地表温度分别增加了0.52,0.94,0.71℃,其中分区D增加幅度最大,平均地表温度增加4.68%,最高地表温度增加9.35%;(3)在年内的水位变动期,4-5月和9-10月的日平均地表温度较蓄水前增加了0.42℃和0.50℃,但统计参数表明,研究区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两个时段内的平均地表温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改善三峡库区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4.
江河源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遥感估算及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获取高寒地区在资料短缺条件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变化特征,该文以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相结合,利用基于光能利用率的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和FAO Penman-Monteith方法对江河源区2000-2010年植被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估算和动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所选模型较好的反应了区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布特征。近11 a来,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多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以C质量计,下同)分别为0.54 g/(mm·m2)和0.56 g/(mm·m2),江河源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呈减少趋势,其中黄河源区植被水分效率减少速度大于长江源区。2)江河源区典型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水分利用效率年际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黄河源区减少趋势较长江源区更明显。长江源区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水分利用效率呈现明显单峰现象,黄河源区呈现为阶梯增加和减少现象,表明长江源区在单位面积上植物消耗单位水分的固碳能力要好于黄河源区。3)主成分分析表明:江河源区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变化与NDVI、温度、降水、太阳辐射以及蒸发密切相关;长江源区以NDVI、降雨为主导,黄河源区以NDVI、降雨和温度为主导。该研究可为江河源区水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水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根据重庆市供水规模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调查结果,采用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33个行政区(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仅6个区(县)的水质与水量安全状况综合等级为高,比例为18.2%;全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合格影响人口为295.87万人;水量不合格影响人口为234.56万人;通过对风险应急能力等级(高、中、低三级)分级,全市500人以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人口分别为142.50万人、233.95万人和323.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6.10%、10.00%和13.82%。  相似文献   
6.
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例,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新兴专业和传统优势专业互补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学术交流等教学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7.
龙训建  钱鞠  张春敏 《节水灌溉》2007,(6):65-67,71
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有限水资源的前提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无疑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参考.以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为例,基于水资源多用户问题,采用工业、农业、生活多目标规划法,以实现区域水资源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按照约束条件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给出相应的非劣解;通过调用Matlab优化工具箱的优化函数,得到瓜州县的合理配置有限水资源方案,最后得到的配置方案中,2010规划年各行业用水总效益达15 712.4万元,2015年各行业用水总效益达48 451.7万元.  相似文献   
8.
高寒草甸典型植被退化小流域土壤容重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寒草甸典型植被退化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的Kriging空间内插法,研究小流域尺度下景观单元土壤容重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最佳拟合模型为线性模型,10~20 cm,20~30 cm,30~40 cm和40~50 cm 4层土壤容重最佳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在小流域尺度范围内,40~50 cm土层土壤容重具有强空间变异性,块金系数[C0/(C0+C)]为15.7%,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 4层土壤容重属于中等空间变异,块金系数在27.6%~47.4%之间;分析得出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 5层剖面土壤容重的有效变程分别为1 596 m,1 697 m,1 985 m,1 426 m和1 380 m。通过确定半方差函数、比较变量的空间变异性及空间变异程度,总体上,小流域内土壤容重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依据1951-200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0个气象站气象资料,运用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参考作物腾发量(ET0)月值系列。利用克里金插值、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气候趋势系数等方法分析了宁夏E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地区ETo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全区多年平均值为982.90mm/a 16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种算法的小安溪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降雨侵蚀力是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重要指标,精确计算降雨侵蚀力能够提高区域水土流失预报精度.该研究以长江上游末端支流小安溪为研究区域,基于流域内国家基本站点近10年逐分钟降雨数据,采用K均值聚类法进行侵蚀性降雨雨情分类;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计算降雨侵蚀力的结果为标准,在6种不同时间尺度的计算模型中优选简易算法,应用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