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8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关于延庆县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延庆县是首都的天然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水源涵养及供给源地。从2001年起,以保护首都饮用水源、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基于流域环境、地理位置,制约了地方财政的速度,存在乡村垃圾处理与清洁型小流域的矛盾;乡镇水务管理不理顺,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今后工作的建议: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生态效益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构筑"生态型小城镇";加强农业废弃物的"三化"处理;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体系建设;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建设;建立白河流域水利水保科技服务体系;治管并举,加大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2.
线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我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交通运输等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必须承担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和义务,并同时进行监测。针对交通运输等线形工程占地多,穿越交叉工程多,破坏和影响面积大等特点,提出线形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案,为此类建设项目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重庆缙云山主要森林类型林冠截留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重庆缙云山主要森林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截留能力进行模拟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楠竹林林冠最大截留量依次为1.08、0.71、0.43 mm。采用谢春华、关文彬等的林冠截留概念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模拟,误差分别为针阔混交林0.24、阔叶林1.08、楠竹林0.12,能够准确地模拟林冠对季节性或长期降雨的总体截留能力。  相似文献   
4.
艾比湖周围绿洲和荒漠化交错带的水土流失状况日益严重,制约着流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针对风蚀区水土流失及防风固沙现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2团防风固沙项目区为例,提出在绿洲和荒漠化交错带开展控制水土流失,建设防风固沙林带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输电线路工程水保方案编制技术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疆作为国家煤电一体化的后备基地,"十一五"将是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时期。新疆750 kV高压输变电线路的建设逐步展开,此类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也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输电线路的特点是点状线形分布,空间跨度大,穿越水土流失类型多。水土流失特征也呈点状分布,虽量小而危害性大。决定了治理措施多样性。其施工方案分段实施,分段推进。治理措施分步实施。水保方案应将塔基防护区作为水土流失的重点防治区。对水土流失预测要根据水土流失分区划分情况以及占用的土地类型确定土壤侵蚀模数进行预测;在水土保持措施设置上要考虑到不同分区的不同措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防护,避免不同的分区采取同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结合陕西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比较了黄土地区常见的几种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经综合比较,打穴钻孔植营养钵苗技术具有成本低、覆盖速度快、效果好、易养护等特点,值得普遍推广应用。总结了打穴钻孔植营养钵苗技术的特点与施工方法,并通过对比陕西不同地貌区域的典型工程实例,阐述了该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盐池县位于我国北方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典型的过渡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该地区成为我国荒漠化的主要发生区。在分析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变化的基础上,采用α多样性指数即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指数Js和β-多样性指数(相似性系数Cs)研究宁夏盐池县人工封育区的植被变化。分析得出农牧交错带实施封育对植被恢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按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指导思想和治理原则,紧密结合延庆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统筹水源保护、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按照"养山保水、进村治水、入川护水"的思路,上、下游统筹协调,"沟、支、干"统一规划,"点、线、面"综合治理,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促进流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认真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24字方针。科学规划,全面治理,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综合配套原则,开展综合治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村民节水意识,提高村民素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