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豺保护面临多种挑战,包括栖息地破碎化、人豺冲突和缺乏科学研究与监测等。通过分析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9—2022年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旨在初步了解和掌握保护区豺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并提供科学依据以制定豺种群保护对策。结果显示,94台红外相机的有效工作为12 512天,确定拍摄到豺的16台红外相机位点占有率为17.02%;获得的237份豺照片及视频资料独立有效探测数为28次,相对多度指数为0.22;豺有群分布在保护区内的3个重点区域,分别为鱼儿红、疏勒南山和野马南山西部。加强豺关键栖息地周边村镇的保护教育,缓解人豺冲突,建立跨省豺监测与保护单元,这些对策的综合实施将有助于保护豺种群,促进其栖息地的恢复和豺与人类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2.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被IUCN列为易危物种。为了研究党河湿地黑颈鹤繁殖的威胁因素,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党河湿地布设红外相机,对黑颈鹤的巢址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家犬、赤狐、金雕、猎隼、大鵟是黑颈鹤孵化期和育雏期的主要威胁,天气因素和人为活动也会对黑颈鹤繁殖造成干扰,人为活动接近黑颈鹤巢穴大约800 m时,孵卵的黑颈鹤亲鸟受惊鸣叫离巢。  相似文献   
3.
<正>代乳粉是一种含有一定乳成分、无菌生产的,饲喂成本比全乳低的代乳饲料,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1传统的饲喂方式培育犊牛是奶牛养殖业的关键环节,加强犊牛的培育是提高牛群质量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我国在犊牛的的培育上多采用传统的饲喂模式,即用鲜牛奶饲喂犊牛,犊牛60日龄断奶。培育1头犊牛需消耗牛  相似文献   
4.
在青藏高原北缘海拔4 000 m以上高山寒漠带选择典型的垫状植被设置研究样地,在样地中分别选取直径大于40 cm的囊种草(Thylacospermum caespitosum (Camb.) Schischk.)、垫状点地梅(Androsace tapete Maxim.)、钻叶风毛菊(Saussurea subula...  相似文献   
5.
白唇鹿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分布海拔最高的鹿科动物。采用固定样线法和直接计数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显示,在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唇鹿分布于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大雪山和鱼儿红等4个区域15个小区,总面积1 388 km2,其中大雪山为新增分布区;种群数量由2008年的147头增加到2018年的337头,种群密度为0.38头/km2,年均增长17.27头;不同季节活动区域与生境、水源、植被、可食植物及气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期内,白唇鹿种群数量、密度和分布区域均呈逐渐增加之势。  相似文献   
6.
甘肃盐池湾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地处祁连山西端,在素有"甘肃的可可西里"之称的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8°26'~39°52',东经95°21'~97°10'之间,东西长约152公里,南北宽约150公里,总面积136万公顷。地势由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水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对湿地水环境进行质量评价,以期掌握保护区水资源安全状况,为保护区内的人畜饮水安全和下游的安全供水提供依据。[方法]在保护区内采集水样26份,其中,河流湿地水样17份,湖泊湿地水样3份,沼泽湿地水样5份,地热泉水样1份。根据国家标准对采集水样的pH值、总硬度、氨氮含量、高锰酸盐指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氯化物、总磷和金属离子锌、铁、铜、镉、六价铬、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分别进行评价。[结果](1)保护区内湿地水均呈弱碱性。(2)保护区内大多数湿地水质较软,属于中硬水以下。(3)小泉沼泽湿地存在氨氮污染;有15处湿地水受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小德尔吉湖泊、党河中游和大水河中游均存在镉污染;大水河中游受到轻度铅污染;有11份水样存在铁污染。[结论]保护区内大部分水质较好,达到国家Ⅰ,Ⅱ类地表水标准,为Ⅰ级清洁和Ⅱ级较清洁水质。仅党河中游、大水河中游和小德尔吉湖泊水质稍差,主要是个别水质指标超标导致的。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更加适合自然保护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