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植物功能性状既反映了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也能显著影响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该文综述了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旨在探讨植物功能性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和生态对策,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椴树红松林和蒙古栎红松林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类型下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均高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且两种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3个土层中,蒙古栎红松林均高于椴树红松林,且在10~20 cm土层,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3个土层中,椴树红松林均高于蒙古栎红松林,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总有机碳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小兴安岭两种原始红松林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采样分析了云冷杉红松林与椴树红松林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两种林型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一致,均自上向下逐渐减少;土壤总有机碳与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云冷杉红松林 < 椴树红松林,同海拔高度变化(云冷杉红松林 < 椴树红松林)一致(仅10—20 cm土层,云冷杉红松林的两个因子高于椴树红松林,但差异不显著),两种林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差异在不同土壤层次有所不同,但差异均不显著;两种林型间土壤活性碳占总有机碳比率的差异在不同土层无一致的规律性;两种活性碳、总有机碳与土壤全氮、C/N之间为显著(p < 0.05)或极显著(p < 0.01)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  相似文献   
4.
1 研究区域概况 莲花镇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当地莲花湖是国家重点工程莲花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开展与实施,以莲花镇为中心辐射的区域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但莲花镇所辖村屯零星散落、基础设施落后、山上山下林内"天窗"较多;实施生态移民,着力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地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红松天然林和白桦次生林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3个土层的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均表现为红松天然林大于白桦次生林;在同一林型内,随土层加深土壤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气候变暖引起冻土退化将会增加冻土之上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但有关采伐干扰对冻土湿地温室气体排放有何影响仍不清楚。方法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相对生长方程等方法,测定寒温带大兴安岭冻土生境毛赤杨沼泽林4种不同采伐处理(对照(D)、轻度择伐15%(Qz)、重度择伐45%(Zz)及皆伐(J))的土壤呼吸年碳排放量(ACE)(CO2和CH4),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年净固碳量(VNCS)及相关环境因子(土壤温度、水位、化冻深度、土壤碳氮含量、雪被厚度等),依据生态系统净碳收支平衡,揭示采伐干扰对冻土生境毛赤杨沼泽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规律及其机制。结果(1) Zz和J显著降低土壤CH4年均通量(0.008 ~ 0.019 mg/(m2·h))52.6% ~ 57.9%,而Qz与对照相近(? 10.5%,P > 0.05),且其季节动态趋势存在2种类型(D、Qz双峰型?低排放及Zz和J双峰型?低吸收)。(2) Qz、Zz和J显著降低土壤CO2年均通量(103.69 ~ 133.65 mg/(m2·h))14.4% ~ 22.4%(P < 0.05),且其季节动态趋势存在2种类型(D、Qz单峰型?峰值于夏末及Zz和J单峰型?峰值提前于盛夏)。(3) 其土壤CH4通量受土壤温度、水位、雪被厚度综合控制,土壤CO2通量受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化冻深度综合控制。(4) NPP(5.07 ~ 8.83 t/(hm2·a))和VNCS(2.10 ~ 3.83 t/(hm2·a))呈现随采伐强度增大而递减趋势,Qz与D相近(P > 0.05),Zz和J显著低于D 13.7% ~ 36.9%和14.2% ~ 43.5%(P < 0.05),J又显著低于Zz 26.9%和34.2%(P < 0.05)。(5) 净生态系统碳收支(? 0.42 ~ 1.30 t/(hm2·a))存在显著差异性,D、Qz、Zz均表现为碳的吸收汇,且Qz的汇强显著高于D和Zz 1.6和1.2倍(P < 0.05),但J已转化为碳的排放源(? 0.42 t/(hm2·a),P < 0.05)。结论择伐干扰8年后寒温带冻土区毛赤杨沼泽林的碳汇功能已恢复,而皆伐后仍维持碳源,故在湿地碳汇管理中适宜采取择伐而应避免皆伐。   相似文献   
7.
采用根钻法和内生长土芯法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3种林型(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蒙古栎红松林)细根(≤2 mm)的生物量、垂直分布、生产与周转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细根生物量与土壤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林型的活细根生物量均高于死细根生物量,且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0-10 cm土层,3种林型活细根生物量在幼龄林和成熟林之间差异显著;细根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全氮、 C/N、含水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水溶性碳、 pH、容重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细根年生产量在0.14-0.64 kg?m-2?a-1之间,年死亡量在0.07-1.43 kg?m-2?a-1之间,云冷杉红松林成熟林细根周转率较高(1.61 a-1),椴树红松林幼龄林细根周转率最低(0.63 a-1)。  相似文献   
8.
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碳库,在全球碳循环和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森林植被碳库储量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期为森林碳储量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黑龙江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8°58′~129°15′E,48°2′~48°12′N)为试验地,测量并计算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优势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生长轮宽度,应用树木年代学原理及气候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红松固碳动态、气候因子对红松径向生长及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松固碳,与上年12月份和当年8、9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上年12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当年5月份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固碳大年,气温偏低月份出现在夏季(除1997年),其中2 a(1964、1969年)夏季各月份(6—8月份)气温均偏低,其它年夏季有2个月份气温偏低,固碳大年降水量偏多月份多出现在夏季不同月份.说明夏季气温对红松径向生长有抑制作用,气温越高,越容易形成窄生长轮,夏季降水量对小兴安岭地区红松的固碳有促进作用,此时降水越多,越容易形成宽生长轮.  相似文献   
10.
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冠层郁闭度冠下生长季节(5—10月份)红松光响应曲线的测定,研究透光抚育对红松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松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显著的季节变化模式反映了红松对当地水热等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表观量子效率与太阳辐射量呈显著负相关( r=0.9,p<0.05),温度和降水解释了最大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的70%;暗呼吸速率与日照时间显著负相关( r=0.92,p<0.05)。红松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随冠层郁闭度变化模式清晰。红松生产力在0~0.3郁闭度组,特别是在0.2~0.3郁闭度组为最优,对应的红松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优,暗呼吸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