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平面度误差测量中常采用旋转法处理数据,使之符合最小条件,从而计算出平面度误差。但手工处理过程复杂,工作量大。使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不仅可以提高运算速度,而且可以通过CAD图形分析模块的分析,为机械加工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石灰播撒的效率和精准控制播撒量,研制了正反螺旋式石灰播撒机,并与旋耕机组合成一体机,采用复合作业方式。该文论述了正反螺旋式石灰播撒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灰量调节机构原理和调节方法,并对播撒机的出灰口尺寸和播撒辊的转速进行了试验设计,计算了播撒机的总功率;最后将石灰播撒旋耕机一体机在冬天的稻田进行石灰播撒-旋耕组合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石灰播撒-旋耕一体机前进速度平均为5 km/h,播撒辊转速为80 r/min,调节机构档位处于最大播撒量的13档时,满足第1年的播撒量要求;当档位分别位于12档(或10档)和7档时,播撒量分别满足第2年和第3年的播撒量要求。该研究为改善农业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石灰播撒效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独立学院是高等学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突破,独立学院的实验教学体系也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而变化,本文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沙外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为例,对独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基于偏好免疫网络的油茶果采摘机器人图像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油茶果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中外界物体的形态学特性要求,采用了偏好人工免疫网络算法作为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算法,并根据采摘环境及采摘对象的特点对算法结构进行了改进,增强了算法的识别率.仿真实验表明,采用偏好人工免疫网络算法对油茶果的识别率在晴天时达到了81.67%,阴天时达到了87.69%,满足采摘识别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曲柄摇杆振动破壳油茶果粗选机运动学分析及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验证所设计的油茶果粗选机的合理性,该文首先对其进行简化,联系振动筛工作原理和受力分析对其运动参数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物料运动的因素,并验证其运动参数设计合理;其次利用ADAMS仿真软件对该机进行运动仿真,得到物料模型的振幅曲线图,通过使用振幅递减法分析曲线图的变化规律,验证其振幅设计合理;最后通过三水平三因素正交组合试验,得出各因素对茶籽保有率和筛分效率的影响显著性顺序。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得出当粗选机曲柄转速、筛面倾角、筛面长度取值为276.12 r/min、6.69°、1 005.8 mm时,茶籽保有率和筛分效率均达最佳值(分别为96.84%和96.77%),验证了粗选机的设计满足工作要求。该研究结果为后期精选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林果种植的规范化与规模化,林果的机械化采收成为广大果农热点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林果采收的摆动式林果采摘头。介绍了摆动式林果采摘头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设计,开展了动力学分析工作,并对该采摘头进行了动力选型。  相似文献   
7.
独立学院是高等学校办学机制创新与模式改革的一项突破,独立学院的实验教学体系也要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而变化,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物流工程专业为例,对独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采摘执行机构的研制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实现油茶果采摘的机械化,该文论述了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执行机构的研制和试验,重点论述了可避让式采摘头、多自由度采摘臂的设计.建立了空间坐标系,应用D-H矩阵变换,建立了采摘执行机构中采摘齿的空间运动方程.现场采摘试验表明,当齿梳式采摘头上升速度约为0.8 m/s左右,采摘头回转速度约为15 r/min时,既可以获得较高的采摘效率,又能使采摘范围内的漏摘率控制在3.2%以内,同时保证花蕾的掉落率控制在3%以内,从而验证了齿梳式油茶果采摘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芦苇笋采摘无机械化采摘设备,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泥泞,湿地行驶通过性和稳定性要求高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自走式芦苇笋采收机。该机包括采摘装置、升举机构、收集装置、履带自行走底盘等部分,可实现满足农艺要求的芦苇笋自动化采摘和收集作业。整机由柴油机驱动,传动系统分为机械传动部分和液压传动部分,机械传动部分提供整机行走和收集纵向输送动力,液压传动部分提供采摘装置动力调整、横向收集调速和升举机构升降。首先,根据芦苇笋采摘掰扯受力特点设计了同步带牵引拖曳采摘装置,其俯仰角度0°~60°可调,前端最大离地高度600 mm,采收宽度876 mm;同时,根据通过性能和作业要求,采摘装置加装变幅升举机构,离地最大升举高度200 mm;之后,根据芦苇笋的生物特性设计了芦苇笋输送收集装置,纵向输送装置皮带速度为0.5 m/s,横向收集装置皮带速度为1m/s;最后,基于各个模块分布和传动关系,设计了履带自行走底盘,配套动力13.3kW。通过对整机动力和行驶性能进行分析计算,确定满负载动力需求,获得整机横、纵向极限倾角及横向滑移角。采摘试验表明,采摘机作业效果良好,采摘效率为71kg/h,损伤率为8%,漏采率7.6%;整机行驶性能稳定,行驶速度范围为0~9 km/h,采摘装置前端离地高度调节范围为0~638mm,可适应地势采摘芦苇笋;整机极限纵向俯角、仰角和横向倾翻角分别为50°、63°和45°,纵向极限滑移角和横向极限滑移角分别为42°和38°,湖区作业通过性和稳定性强。试验结果对自走式芦苇笋采收机的结构优化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挤压揉搓方法的油茶果破壳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的油茶果破壳方法,在研究油茶果的生物特性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挤压揉搓方法的油茶果破壳装置,对不同大小等级、不同含水率的油茶果在不同滚筒转速下进行了破壳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确定了在滚筒转速80~100r/min范围时,该装置可以对含水率59%左右的新鲜油茶果进行有效的破壳处理,破壳率可达到97%以上,且破籽率控制在4%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