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仪器自身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分别研究半干旱区林地、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的产流产沙特征。模拟天然降雨最大雨强5.05mm/min,雨量118.2~300.3mm/h;雨滴落地速度、雨滴动能等降雨特征值与天然降雨特征值是一致的;不同立地条件下径流量、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
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和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原鼠兔有效洞口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高原鼠兔洞穴密度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以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地上,地下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剧烈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二次甬数关系,样地Ⅰ(近似零密度)生物量最大;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8月地上、地下及其总生物量显著高于6月(P<0.05),各月地下生物量远远大于地上生物量(P<0.01),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含水量、容重和pH值与鼠洞密度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容重和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土壤各因子与不同土层满足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总结了四照花属植物在种质资源分类、生物生态习性、繁育及栽培、组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四照花属植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峨眉山鹅掌楸组培过程中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峨眉山野生鹅掌楸茎尖组织培养再生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吲哚乙酸(IAA)氧化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以了解鹅掌楸组培再生过程中保护酶系统的变化与组培苗生长分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鹅掌楸组培再生过程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H2O2含量变化呈负相关,CAT活性较高时,H2O2含量则较低。H2O2含量与鹅掌楸组培苗分化进程密切相关,H2O2可能作为信号因子在芽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AA氧化酶活性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变化规律,从而影响IAA氧化降解途径,调控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影响鹅掌楸芽的再生;PPO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引起组培苗的褐变或玻璃化,甚至生长畸形。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密度下的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本研究以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的有效鼠洞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不同鼠洞密度对黄河源区青海果洛高寒草甸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鼠洞密度的增大,植物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上升,满足y=ax2+bx+c关系;其中样地Ⅰ(3个/25 m×25 m)生物量最大,样地Ⅳ(54个/25 m×25 m)最小,样地Ⅴ(85个/25 m×25 m)鼠洞密度较大,而生物量并不是最小值;植物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的范围内,随着鼠洞密度的增大有向表层聚集的趋势,生长旺盛期更为明显。植物群落组成中,随着鼠洞密度增大,莎草类和禾草类地上生物量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杂类草则趋于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峨眉四照花茎尖组织的最佳培养条件。[方法]采取峨眉山4~5年生四照花树体枝条的幼嫩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生长激素对外植体诱导发育出丛生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培养基MS+6-BA 2.0 mg/L+IBA 0.5 mg/L和MS+6-BA 2.0 mg/L+IBA 1.0 mg/L组合对不定芽诱导效果较好。培养基MS+NAA 0.5 mg/L+6-BA 2.0 mg/L组合诱导茎尖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结论]该研究为峨眉四照花的快速繁育、种质资源保存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