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空中核爆炸的情况下,光辐射是损毁水稻的主要因素,光辐射可使三叶期、分蘖期水稻的叶片烧损、株高降低,其损毁程度随着距爆心距离的加大而减弱,叶片受到烧损仍然存活的植株,爆后可迅速恢复生长,叶片数、株高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对照水平,分蘖能力也不受影响。收获时大部分受损水稻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平均单株分蘖数、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放射落下灰及放射性溶渣在农作物中的吸收分布规律,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并比较了固化放射性落下灰和液体混合裂变产物在水稻植株中的分布,得出了转移系数。以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周围土壤为材料,研究了各种农作物的转移系数,及减少^90Sr和^137Cs进入农作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用~(60)Coγ射线外照射粳稻生长植株(1、2、3、4、5、6片叶、孕键、抽穗和开花期),每个时期所用照射量为2、5、10、15、20、25kR,照射量率为96.8—99.1R/min。试验表明:1—6片叶接受~(60)Coγ射线照射的植株,辐射生理损伤具有阶段性,照射后新长出的3片叶是辐射损伤最为明显的部位,通过照射后的株高增长曲线,可粗略预报辐照后减产10%、50%、90%的植株。水稻一生中孕穗期是对γ辐射最为敏感的时期,5kR便可减产80%,10kR减产100%。  相似文献   
4.
^125I在鸡体内的积累,分布与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25I通过呼吸道及食道两种途径进入鸡体后,以鸡体不同部位的分布、积螺与转换,以及由粪便、产蛋向体外排出的状况。结果表明,进入鸡体的^125I几乎可以被各部分呼收,肌肉中含量最低,甲状腺中最高。^125I在各器官组织中动移可分两种类型:对于大部分器官,^125I补吸入或食入后 ,第1天即达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少,以后逐渐减少;另一种是随着进入后时间的延长逐渐达最大值,以后又减少,甲状腺属此类  相似文献   
5.
核爆炸产生的光辐射,能量大,发射率高,在一定数值内可使土壤表层熔融,沸腾,并随着光冲量值的减弱轻。表层熔融的土壤,机械组成有微小的变化,有机质,全氮量有部分减少,但不影响整个耕层土壤的耕作性能,在此土壤上种植农作物,生长良好,产量正常。  相似文献   
6.
鲤鱼对^125I的吸收与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调查了秦山核电站站址周围50km半径范围内土壤、水和农作物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γ外照射积累剂量。结果表明:土壤中总α、总β值分别为0.54—1.48×10~(-8)Ci/kg和1.90—2.96×10~(-8) Ci/kg,低于全国一般地区平均水平,且0—100cm土层变化不大。土壤中~238U、~226Ra、~232Th、~40k、~137Cs的放射性活性分别为0.67—5.00×10~(-9)、4.49—11.4×10~(-10)、0.88—1.69×10~(-9)、0.39—2.09×10~(-8)和0.89—4.32×10~(-10)Ci/kg。河水、湖水以及核电站废水排放口处海水总β值分别为1.32—8.62、3.6和2.55×10~(-12)Ci/L。大米和油菜叶中的总β值分别为2.53和3.0×10~(-9)Ci/kg。室内外月平均γ照射量各为10.6—14.7和9.16—13.7mR。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对秦山核电站周围不同类型土壤中90Sr的吸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虎  徐世明 《核农学报》1994,8(3):129-134
  相似文献   
9.
侯兰欣  赵文虎 《核农学通报》1996,17(5):236-238,244
秦山核电站正式运行后1年,在下风向(西北部)距电站0,3,5,7km范围内取耕层土壤与水稻、青菜样品,测得土壤总β活度平均值是681.48Bq/kg干上,范围值552.73 ̄755.18Bq/kg干土;植物样每kg干样总β活度,稻草平均值是392.52Bq,范围值284.89 ̄478.42Bq,谷壳是134.0Bq,范围值107.92 ̄167.78Bq,稻米是66.20Bq,范围值60.53 ̄71  相似文献   
10.
水稻不同生育期污染主茎单个叶片结果表明,137Cs向植株未污染部位的转移与污染叶的叶位有关,植株中的137Cs主要分布在茎叶中。受污染的水稻各部位137Cs积累量与污染量呈线性正相关,植株各未污染部位137Cs比活度大小顺序为叶>茎>根>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