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扫描电镜 (SEM)技术 ,观察了 3个产量水平的小麦叶片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 :品种间叶片的叶纹差异显著 ;品种间小麦叶片上表面瓦楞状结构起伏差异明显 ,瓦楞状结构的起伏程度与叶片的光合面积和产量相关 ;品种间上下表面气孔数目和长细胞宽度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3.
研究了4株食用菌(2株平菇和2株香菇)在玉米粉和棉籽壳两种不同液体培养基中的发酵产酶情况。结果表明:食用菌在玉米粉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和产酶量均明显优于在棉籽壳培养基中的,其中平菇831和豫6的最大酶活分别达到了18053.31、5040.0 U/L,明显高于香菇856和B01的最大酶活313.3和11040.0 U/L。在培养到第14天时,平菇831、豫6,香菇856、B01在玉米粉培养基中的还原糖含量分别比培养基初始含量减少97.6%、97.3%、81.9%和90.1%,总糖含量分别减少95.1%、96.1%、74.5%和85.5%;在棉籽壳培养基中,酶活性和各种指标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5.
文章运用计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978~2015年贵州农业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户生产投入激励不同,从而对农业技术使用量有较大不同;(2)实施农地经营权自由流转、提高农地使用权稳定性和取消农业税对农业技术进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3)农地流转促使农户经营达到最优规模,增加农户对机械的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4)稳定的农地使用权、独享农业收益权促进农户对化肥、农药等技术的投入,提高要素生产效率,使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6.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和半干旱区,它的形成和发育对荒漠生态系统生态修复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测定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南缘沙丘生物土壤结皮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貌部位生物土壤结皮的厚度、各类型结皮盖度、机械组成和结皮及其下层剖面土壤容重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对不同地貌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丘顶微生物结皮少量分布,迎风坡以浅灰色的藻类结皮为主,背风坡以黑褐色的藻类结皮为主,丘间地以苔藓结皮为主。不同地貌部位结皮层微生物总数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发育阶段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成分不同,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形成和发育是生物过程和非生物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