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篇
  149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几种牧草蒸腾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蒸腾是牧草生理生态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植物体内水分平衡的主要环节。它能调整植株体温、缩小叶肉细胞内水分饱和差与大气水分饱和差之间的梯度,调节水分的损失,保证植物体内水分的有效利用,借以抵抗或降低水胁迫对植物的影响。我们在1983~1985年对五种栽培牧草蒸腾强度在生长期和生长末期的日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有助于了解不同栽培牧草在半干旱条件下对水分的需求,为黄土丘陵半干旱区牧草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自然概况试验设在宁夏固原东部黄土丘陵区的万亩人工改良草地。海拔1600-1850米,年平均气  相似文献   
2.
不同放牧强度对滩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寻找适宜宁夏盐池县草地的放牧强度,于2003年5-11月在该县四墩子试点设5个处理(0.45、0.60、1.75、1.05和1.50只/hm2)进行轮牧,轮牧周期为42 d,共放牧154 d。结果表明:1)滩羊采食量随放牧强度的加重而降低。同一放牧强度下,随放牧时间推移,采食量先逐渐增大而后下降。2)在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滩羊体重随时间推移总体上都呈增加趋势。在10月2日之后体重开始出现分化。与放牧强度重的处理相比,放牧强度轻的处理日增重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长。3)滩羊个体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存在着强的负相关;单位草地面积(1 hm2)增重与放牧强度之间呈强的正相关,初步可以确定在该类草地上放牧强度应在0.75只/hm2左右。4)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饲料报酬先增大后减小。在同一放牧强度下,饲料报酬随时间的推移先升高后降低。5)当放牧强度超过0.75只/hm2以后,滩羊出现了空怀、产羔率降低和推迟怀孕的现象。6)综合考虑各研究指标,该类草地放牧强度以不应超过0.75只/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干旱条件下钙与赤霉素混合处理种子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中等干旱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和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种子,促进了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盆栽-小区-大田试验证明,这一方法最终提高了小麦和其他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研究表明:钙与赤霉素混合应用起到了两者在代谢和生长方面的互补效应,有利于半干旱地区多变水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概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就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植物品种间WUE差异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遗传背景、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演替研究一撂荒演替序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系统聚类法划分陕北黄土丘陵区撂荒地的次生演替阶段,可以定量的认识不同年限、立地条件下撂荒地群落的相似性,结合DCA数量排序确定撂荒地的演替阶段或序列。其撂荒演替的各阶段分别为: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其它杂类草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群丛→一年生杂类草猪毛蒿+多年生草种或小灌木的共优群丛一根茎禾草冰草(Agropyroncristatum)群丛→多年生草本或丛生禾草+一年生杂类草群丛→多年生草本群丛→小灌木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群丛→多年生草本+小灌木或密丛型禾草群丛→短根茎密丛型禾草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群丛。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紫花苜蓿根系吸水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李文娆  张岁岐  山仑 《草地学报》2007,15(3):206-211
变水条件下(利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48 h,ψs=0.2MPa,之后复水48 h),测定紫花苜蓿(Medicago sattva L,品种阿尔冈金和陇东苜蓿)幼苗根系水力学导度与光合参数变化规律,旨在研究变水条件下紫花苜蓿光合作用的响应机制、植株水分吸收能力的变化规律及地上与地下部可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得紫花苜蓿根系水力学导度(Lpr)受到显著影响.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吸水能力呈现快速--缓慢下降趋势,即根系水力学导度逐渐下降,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势亦随之而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先随之降低但最终上升而累积.复水后,根系水导呈现缓慢--慢速的恢复趋势,Pn、Gs、Tr、叶片水势随着根系水导速率的增加而逐渐恢复;Ci则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但各参数除Ci外,均没有恢复到胁迫前水平.紫花苜蓿根系水导与光合参数在复水后的恢复程度说明,紫花苜蓿对干旱逆境的抵御与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但陇东苜蓿对水分胁迫的忍耐能力强于阿尔冈金.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和复水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李文娆  张岁岐  山仑 《草地学报》2007,15(2):129-136
利用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ψs=-0.2MPa,胁迫时间:48 h,复水48 h),研究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品种陇东苜蓿和阿尔冈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紫花苜蓿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光合反应机制.结果表明: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PSII线性电子传递的有效量子产额(YIELD)以及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在胁迫前后随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变化规律分别可用公式:Y=aLn(X) b(Y:qP或YIELD,X:PAR,X≠0)和Y=aX2 bX c(Y:qN或ETR,X:PAR)来表示;在受到干旱胁迫后,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和光合色素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在任意光强下的qP、YIELD和ETR值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的相应值,qN值则极显著高于对照的相应值;同时,和对照相比,qN和ETR光响应曲线顶点所对应的光强值在受到胁迫后亦明显下降,表明光抑制初始点的降低和最大光保护能力的减弱,甚至光抑制的提前到来.干旱胁迫使得PSⅡ反应中心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而部分关闭,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光能利用与光化学转化与能力下降,吸收的光能更多的以热能形式耗散.复水后,虽然有光保护机制的存在,但除陇东苜蓿光合色素含量及阿尔冈金类胡萝卜素外,各参数均未能恢复到对照水平,因此旱后复水不能完全解除干旱对PSII反应中心所带来的伤害.紫花苜蓿幼苗对干旱胁迫较为敏感.供试品种相比,陇东苜蓿耐旱性优于阿尔冈金.  相似文献   
8.
9.
在对东新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农业气候资源,水资源及灌溉现状,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和种植业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东新村当前的农业生产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认为东新村光,热,土地资源丰富,但属严重缺水灌溉,在渭北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具有建立以节水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综合试验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最后就今后4-5年内的规划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草场的特征、分布及其评价,对草场资源在发展畜牧业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论述,确定了黄土高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布局与措施,以及草场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