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意大利水土保持相关法律主要包括国土保护组织与机能再编法律 (183/ 1989)及国家保护市民法律 (2 2 5 /1992 )。法律 183/ 1989规定 :意大利在地形上分为国家流域、州间流域及州流域。国家流域 11条 ,占流域总面积的43 78% ;州间流域 18条 ,占 9 13% ;其余均为州流域 ,占 47 0 9%。国家流域机构管理程序为内阁总理大臣、国家技术服务及国土保护内阁会议、国土保护审议会、环境省、公共事业省、国土保护总局、国家流域管理厅及相应的州、县、市管理部门。各个部门均有相应的授权。法律 2 2 5 / 1992规定 :当发生大规模环境灾害时 ,内阁宣布非常事态 ,并组织对危险区的预测、防御、救护及灾后恢复活动。其行政组织各有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2.
根据质点运动模型和雪崩试验,论述了雪粒的运行速度与运动方向的改变过程。提出速度降低系数k与雪崩横向扩展角γ的评价方案。当雪崩发生时,在冲撞点周围,产生抵抗力。根据几何原理,证明在撞击面周围存在圆弧形运动性滞留物。应用力学原理,论证了平面粒子运动轨迹,并提出平面高度与诱导效果之间关系及适用范围。通过在小结构物的试验,获得雪崩产生条件,取决于撞击面的倾斜角与雪崩运动方向。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层土壤崩塌易引发泥石流 ,为制定防御措施 ,必须研究诱发深层崩塌的地下水变化规律。日本专家齐藤哲生等人应用水文学原理 ,采用模拟试验 ,进行了关于降雨结构对岩基水流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引发地下水变化的诱因是雨水的入渗。透过岩基的缝隙水渗到地下水中 ,理论上认为这个过程是在饱和状态下进行的 ,而实际上在不饱和状态下 ,雨水也能迅速供给地下水。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的原因 ,当降雨结束后 ,在裂缝多的地区 ,仍会存在地下径流增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控制水土流失的基本方法是修建水保工程。为使工程实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应尽量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并对因施工遭破坏的场地迅速采取恢复措施 ,保护自然环境。在日本 ,水保工程的实施严格按照工程任务书和各项方针、纲要进行。因此 ,工程任务书不仅包括设计图纸、施工程序、材料质量、数量、工程进展速度、施工方法等必要的技术要求 ,而且应包括工程法规、方针政策及环保措施。同时制定工程实施对周边动植物生存环境影响的判断标准 ,并对整体工程、单项工程、临时工程、施工人员等作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从吉林某猪场采集曾接种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的发病猪病料,经RT-PCR初步鉴定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利用反转录合成cDNA,用针对PRRSV M、N基因片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及电泳,在紫外凝胶成像系统下可见约为660bp特异性扩增条带。解剖发病仔猪,发现其有HP-PRRSV发病的特征,两耳及鼻端淤血,呈蓝紫色,肺部等内脏器官淤血呈暗红色。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病猪有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将其接种于Marc-145细胞后,在培养至第4代时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CPE),表现为细胞聚集成丛、随后固缩、变圆、脱落;经Reed-Muench法计算得出两PRRSV分离株的病毒滴度分别为10-5.30 TCID50/0.1mL和10-5.53TCID50/0.1mL。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观察到在接种病料的Marc-145细胞胞浆内出现特异性荧光,而未接种PRRSV的细胞对照则未见到荧光反应。  相似文献   
6.
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余常水  唐相群 《耕作与栽培》1998,(4):60-60,F004
在氮,磷,钾施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无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的产量随之增加,但土壤肥力状况发生了不利反应,即土壤容在增加,非毛管孔隙度减小,其变化大小的顺序为,不施有机肥处理〉秸秆还田处理〉少施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数量也随着无机理施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有机肥与化肥和合理配比施用,能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桔秆还田能减缓土壤马力的不利反应。  相似文献   
7.
伊朗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与波斯湾之间,国土面积为164.5万km^2,人口约6200万人。是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国土面积的90%都在海拔300m以上,36%在海拔1500m以上,最高的山脉厄尔布尔土山脉海拔5671m。中部为高原,地势较平坦;东部为山地和沙漠;西北部多山间盆地;南北两侧有狭长的沿海平原。  相似文献   
8.
利用 1998年 2月印尼内拉毕火山泥石流的实测资料及在泥石流沟布设的缝隙坝的拦蓄现状 ,研究缝隙坝防治泥石流的拦蓄效果。根据同年 2月份发生泥石流的洪痕及侵蚀沟淤积断面 ,推断出泥石流的规模 ;采用STC测定出缝隙坝库区的纵、横断面 ,确定其缝隙坝的沉积效果 ;用一维河床演变计算法评估并验证缝隙坝的功能。结果证明 :径流系数随降雨频率增加而增大。在连续布设 2座缝隙坝时 ,上游坝可容纳较大规模的泥石流 ,洪峰过后 ,随退水时程 ,沉积泥沙可排出 ,起着缓冲、调节径流泥沙作用 ,下游坝将大量拦蓄泥石流。为保证下次拦蓄 ,要求人工排石、排沙 ,腾出库容。  相似文献   
9.
丽江退耕还林亮点纷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刺果——丽江退耕还林的奇葩青刺果是一种多年生木本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3200米的高寒冷凉山区,丽江许多地方都适宜种植。青刺果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70%以上,但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青刺果可以防治多种疾病,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河流中,铁的氧化和还原相对容易发生。在还原条件下,Fe2+是主要存在形式,而在氧化条件下,Fe3+是主要存在形式。在中性溶液中,通过氧化作用使Fe2+转化成Fe3+。Fe3+与水面OH-结合可形成棕红色 Fe(OH)3或赭土。赭土不溶于水并沉淀到河床上或以悬浮形式残留在水中,从而导致河水混浊。1995~1997年,根据河流地形特点,在不同实验点对河水中的Fe2+浓度、溶解铁离子浓度和混浊度进行测试,春季在离泉水汇入口50m处,通过氧化反应大多数铁离子被转换为 Fe3+, Fe3+又形成水化合物。自汇入口下游600m处,测试到河水混浊度最大值。Fe2+氧化率是其停留时间与河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函数。为了测试混浊度最大值,可根据对流-扩散方程假设-模型,由此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与实际值相吻合。在汇入口前100m处,由于空气加速了Fe2+的氧化,导致铁离子停留时间变长,混浊度最大值可降至目前正常值的1/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