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降低油菜种子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并使之在异交条件下保持基本稳定,以高油品种CY2作为受体亲本,采用RNA干涉技术沉默油菜内源Bn FAD2基因的表达,抑制油酸脱饱和反应。育成的3个独立转基因株系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到6%以下,其中亚油酸含量较受体亲本降低78.2%~86.5%,亚麻酸含量降低53.4%~65.8%。将3个转基因株系与2个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的常规品种正反交,F1种子中这2种脂肪酸的含量依然保持在与转基因亲本相仿的低水平。由此可知,通过RNA干涉技术沉默Bn FAD2基因的表达可赋予油菜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异交稳定特性。这一特性的获得对于今后培育异交稳定的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木质素是植物体中总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有机物质,占次生物质总量的95%以上,在植物体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由于木质素含量过高使造纸工业中污染增加、饲草消化吸收率降低,因此木质素含量基因调控已成为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羟基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cinnamoyl-CoAreductase,CCR)可还原3种羟基肉桂酸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脂肪酶、蛋白酶K和复合酶处理叶片,建立了酶液处理法制备转基因植株PCR DNA模板的新技术并在转基因油菜和水稻上进行了验证.酶液浓度为0.1 mg/ml脂肪酶、0.1 mg/ml蛋白酶K和0.1 mg/ml复合酶,叶片量为1~2 cm2时,所获得的模板质量最高,PCR扩增效果最佳.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较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大批量转化植株和转基因后代植株的PCR DNA模板制备.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两种常用抗生素对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头孢霉素明显抑制愈伤组织生长 ,而浓度低于 5 0 0mg L的羧苄青霉素能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两种抗生素对愈伤组织分化均有抑制作用 ,但羧苄青霉素的抑制作用要比头孢霉素小。因此 ,在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中 ,抑菌剂以选用羧苄青霉素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字化共轭曲面原理和齿轮啮合原理对数字化齿面加工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聚焦于离散表达的数字化齿面与解析表达的刀具面在加工过程中的几何关系与相对运动.求得刀具截形上与数字化齿面每个离散点对应的共轭点及它们相互接触时的对应共轭运动,将所求离散展成运动参数自动排序,插值形成连续共轭运动,实现对数字化齿面的连续加工.二维非标准数字化修形齿面的插削展成加工仿真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给定平面内直线度误差评定的可视化,运用最优化理论和几何学原理,对其最小区域算法进行了改进;基于可视化技术,对其两端点连线算法、最小二乘算法和改进的最小区域算法进行了可视化设计;并采用UG/GRIP语言对这3种算法进行了编程;最后,用可视化数字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正确性,实现了计算机辅助平面直线度误差评定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7.
以4个草坪型高羊茅品种的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研究多种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2,4-D浓度能显著提高高羊茅成熟种子愈伤组织诱导率,而同时辅之以ABA则能获得更好的诱导效果,其最佳组合为8 mg,/L 2,4-D 2 mg/L ABA;种子灭菌后纵切或切胚可使出愈率成倍提高;采用MS基本培养基和在培养基中添加水解酪蛋白与谷氨酰胺也有助于提高出愈率;诱导培养基中添加BAP在多数情况下导致出愈率降低,但对改善愈伤组织质量有利.  相似文献   
8.
以从4个草坪型高羊茅品种成熟种子直接诱导获得的初始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研究3种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基中添加BAP和硫酸铜以及提高蔗糖浓度均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形成,提高胚性愈伤组织频率,其适宜浓度分别为:BAP0.1~0.2mg/L,硫酸铜2.5mg/L,蔗糖60g/L。这3种因素中,又以添加BAP的效果最好,添加硫酸铜次之。4个供试品种间胚性愈伤组织发生能力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农杆菌介导高羊茅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为建立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Schreb.)遗传转化体系,以草坪型高羊茅品种凌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gu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介导高羊茅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的适宜条件为:愈伤组织在含BAP和NAA各0.5mg/L的培养基上预培养3d;菌液浓度OD600值0.7,感染时间15min;农杆菌预培养基和悬浮培养基以及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共培养温度23℃,共培养时间3d,共培养基pH值5.2。不同浓度潮霉素筛选效果试验表明,采用低浓度(50mg/L)潮霉素连续筛选,再生获得的转基因植株数最多,因此是最为可取的筛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转CBF1基因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改良水稻(Oryza sativaL.)的耐逆性,以来源于成熟种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耐逆相关CBF1基因导入粳稻品种秀水11基因组,经GUS组织化学染色、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验证,获得一批转基因植株。T1代检测结果显示,所转基因已遗传给后代,且大多数株系的分离比符合3∶1。试验表明,在高盐与高渗胁迫下,转基因株系较非转化对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生长优势,表现苗高负增长率较小,长出的根数较多,根长较长;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转基因株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证明水稻转基因株系的耐逆性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