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7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
甘蔗生产上一般用梢部做种,繁殖倍数低,繁殖速度较慢.甘蔗腋芽快繁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以芽繁芽"的方式繁殖甘蔗良种.这一方法由于不经过细胞的脱分化过程,以及避免了2,4-D的作用从而减少了由此而引起的种性变异.本试验对甘蔗品种Roc16的腋芽苗二代、三代等亚无性系与种茎苗的种性变异情况作了比较,旨在为甘蔗腋芽快速繁殖种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蔗茅抽穗开花的观察及花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地理来源的蔗茅无性系集中种植后的抽穗斯与原生长地海拔高度有明显相关:海拔〈1500m,抽穗斯随海拔升高而延迟;海拔〉1500m,抽穗斯随海拔升高而提早。其花药减粉分裂时的染色体配对构型略有差异,但2N=20未发现变异。蔗茅同一个体不同小穗内的花效数目的变异为0-3枚,其花量适中,花粉发育良好,是甘蔗杂交育种中很有利用价值的优良父本。  相似文献   
4.
研究6个云南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闽糖69-421、桂糖11号、粤糖86-368、粤糖93-159、滇蔗01-58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采用大棚盆栽和人工控水的方法对6个处于伸长期的甘蔗品种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期间调查供试品种株高、茎径、有效茎等形态指标,测定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综合各种生理指标的模糊隶属函数评价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是一种较科学的抗性鉴定方法,适用于多个品种之间的比较;生理指标结合形态指标来看,抗旱性最好的品种是新台糖22号和粤糖86-368,适合在云南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们的前期研究为基础,综述蔗茅(Erianthus fulvus)野生种的一些特异性状及其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价值.对蔗茅花粉进行低温贮存,克服其与甘蔗花期不遇的障碍,获得两个杂交组合共310株实生苗.采用染色体计数和RAPD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杂种F1代真实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杂种01/47、01/85、01/120的2n=79-82,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2n";用11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63个引物可获得双亲的RAPD多态性,其中3个引物(OPC-19、OPE-2、OPF-4)可在杂种01/64和01/120的 RAPD扩增标记中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分别为父本3500bp和母本1300bp、父本1350bp和母本900bp、父本550bp和母本900bp.本研究探索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的可行之法,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缩短甘蔗育种年限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连续3年模拟紫外辐射(UV—B,280~315nm)增加对10个割手密无性系伸长期株高和茎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割手密耐性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敏感无性系的株高和茎径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2)无性系株高和茎径对UV—B辐射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年际、生育期之间的差异,在伸长初期和中期最敏感。(3)割手密无性系90—15的耐性最强,无性系Ⅱ91—93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甘蔗不同芽位腋芽进行液体培养及内源激素的测定表明:不同芽位间培养结果有差异,处于上部的芽位萌发生长快,处于下部的芽位萌发生长差,甚至萌发出根。腋芽内源激素呈有规律变化。IAA呈“U”型曲线变化,CTK,GA1+3随芽位下降含量降低,ABA则随芽位下降含量升高,芽位间各内源激素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来自不同原生地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Fpro)的含量及其与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割手密和斑茅叶片中Fpro的含量与其原生地的海拔、纬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季的Fpro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夏季的11.4和7.7倍,导致Fpro积累的真正原因是低温;在持续低温胁迫条件下,割手密、斑茅叶片中Fpro含量呈波动式增长,在作变温处理时Fpro的消长是可逆的。叶片中Fpro含量与其抗寒性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表明它可以作为甘蔗近缘野生种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甘蔗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甘蔗抗逆定向遗传改良挖掘具有育种潜力的种质资源.[方法]对44份甘蔗野生近缘种材料按照割手密种内、斑茅种内以及种间3个层次运用ISSR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44个种间材料利用13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261条条带,其中259条为多态性条带、占比为99%;种间多态性依次...  相似文献   
10.
甘蔗内生菌分离鉴定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甘蔗内生菌多样性组成及相关特性,本研究采用稀释涂板法分离并结合形态观察和分子标记(gyrB,rpoB, ITS, 16S rDN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12个栽培品种(系)和5个野生种无性系的根、茎、叶组织中共分离到细菌589株、放线菌34株和真菌46株;细菌中固氮菌有41株,溶磷菌有98株,解钾菌有52株,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具有拮抗作用分别有44株和35株。内生细菌分属21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和泛菌属为优势属;内生真菌分属于枝顶孢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镰刀菌属、枝孢属等17个属,而放线菌仅为链霉菌属。具有潜在植物益生功能的菌株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伯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类芽孢杆菌属及泛菌属。本研究显示甘蔗栽培品种(系)和野生种无性系均含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且栽培品种(系)所含内生菌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均高于野生种无性系;12个栽培品种(系)间所分离到的内生细菌大部分相同,但也存在差异。通过初步的功能鉴定,筛选出一些具有应用潜力的益生微生物,为开发相应功能的生物菌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