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4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字总结了福建省政和县吊瓜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吊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今后政和县吊瓜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从相关研究来看,农业的发展水平,受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制约。基于此,在探讨农作物栽培技术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作物高产途径,希望能够为提升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以柑橘柚同树、桃李同树、梨苹同树等为代表的"多多季"果树具有果实采摘期长、质优、丰产、稳定性好等特点,在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具有推广价值。文章对"多多季"果树的培育经过及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根据政和县山区地理特点,因地制宜选取适宜的水稻优良品种,采用稻鸭混合种养,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的稻鸭生态综合种养技术,包括水稻和鸭子品种选择、稻鸭种养时间节点、鸭子投放数量、田间日常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稻鸭生态综合种养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高该县水稻的品质和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农学研究水平得到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加深对基础农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服务范围的扩展,进一步分析基础农学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此,阐述了基础农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且提出几点加快基础农学发展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讨改良培养基对体外培养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根据培养基的不同分为:A组(基础培养液组);B组[基础培养液+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皮生长因子(EGF)组];C1、C2和C3组[A组+20%、40%、80%睾丸液(TA)];D1、D2和D3组(B组+20%、40%、80%TA)。采用上述8种培养基对7~8日龄小鼠生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存活率和粗线期精母细胞特异性基因P19、单倍体精子细胞特异性基因TP1检测及染色体倍性分析,探讨TA、GDNF和EGF对小鼠体外培养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结果如下:(1)形态学观察表明,B组生精细胞生长速度快,形态好,细胞集落多,A组最差;C组和D组细胞传代后培养时间最长,可达4个月。(2)生精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培养20 d的B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C、D组在各培养阶段与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3)TP1/P19培养15 d后B组的TP1/P19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4)单倍体精子细胞比例结果表明,培养15 d后的B组单倍体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单倍体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GDNF和EGF可显著提高生精细胞体外培养的增殖分化效应,而睾丸液可显著延长生精细胞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7.
从柚园建立、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疏花保果、科学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方面介绍巴南五布柚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从抽园建立、肥水管理、中耕除草、疏花保果、科学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方面介绍巴南五布柚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了福建省政和县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白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发展模式,为推进政和县白茶产业发展和茶企做优做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镉、铜、镍复合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罗虹  刘鹏  宋小敏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94-96,121
采用回归正交设计方案,研究了Cd、Cu、Ni复合污染对6种土壤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土壤酶活性与Cd,Cu,Ni复合污染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Cd,Cu,Ni复合污染对各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在复合效应影响中,重金属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顺序为:Cd〉Cu〉Ni,Cd,Cu对土壤酶的活性多表现为抑制作用,而Ni多表现为激活作用,Cd,Cu,Ni对磷酸酶均表现出一定的激活效应。Cd,Cu,Ni复合污染对脲酶和脱氢酶具有相当大的毒性。因而认为脲酶、脱氢酶活性可作为指示土壤Cd,Cu,Ni复合污染程度的主要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