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一类可以在人类胃中生存的微生物,是推动胃肠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对幽门螺杆菌的发现、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作一介绍,并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及其诊断方法、防控措施等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
直链淀粉含量是评价稻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累积生长过程是多生育期、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究多生育期信息引入对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监测模型的影响,实现水稻品质信息的大规模准确监测。该研究选取水稻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这4个有关水稻籽粒形成发育的生育期的冠层光谱,分析原光谱、植被指数、高光谱特征参数,及其变换形式与水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筛选得到相关性较好的光谱变量,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建模,建立基于多生育期光谱变量的直链淀粉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阶导数、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RVI)及成熟期特征参数表现出较高敏感性,最适用于直链淀粉含量预测的生育期为成熟期,而多生育期信息的综合利用能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最佳多生育期预测模型为孕穗-抽穗-成熟期组合模型,建模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为0.708,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为0.71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 MAPE)为3.22%,验证R2为0.631,RMSE为0.768%,MAPE为3.99%,证明该模型能较为精确地预测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为稻米品质指标大尺度统计监测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一类可以在人类胃中生存的微生物,是推动胃肠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对幽门螺杆菌的发现、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作一介绍,并对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疾病及其诊断方法、防控措施等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4.
勃洛克和戴望舒是俄中两国象征诗派的代表,两位诗人虽然在诗学思想上都直接或间接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潮的启发,但是在各自的文学与文化语境及诗人本身的差异中走出了不同的"象征"之路。通过对两位诗人在诗学传统、诗学立场、诗学观念三方面的平行比较,析出其诗学理论的同源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6.
农民幸福指数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姚晓萍  冯焱 《农学学报》2014,4(1):120-124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民群体的生活状况,测知农村社会是否良性运行,并衡量农村政策的社会效果,运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及SPSS 15.0统计软件,对山西省太谷县300名农民幸福指数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目前的幸福感并不高,这与收入水平、年龄、婚姻状况等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文化程度、健康状况等因素等相关性不强。通过分析旨在为提高农民幸福感,进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山西县域农产品区位比较优势与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区位商值法测量山西96个县级行政区域(剔除23个市辖区)农产品区位优势,结合空间地理数据绘制优势作物分布图,在山西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传统种植的基础上,为山西"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建设提供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县域优势农产品综合比较优势在不同农产品作物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山西的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太原盆地;玉米种植以太行山区及晋南、晋中、大同、忻定四大盆地为主;杂粮生产以忻定盆地、太行山地区为主;蔬菜种植以晋南、晋中、忻定、上党和大同五大盆地为主。油料作物中油菜籽主要集中在山西省南部冬油菜产区,向日葵在忻州市黄河及其支流西北流域内集中分布,花生在山西境内汾河、沁河等盆地流域有分布,胡麻以晋西北种植为主。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委省政府采取“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一批,打通脱贫“最后一公 里”,其中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路径,是贫困人口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其自身发展能力。乡村振 兴战略下吕梁山、燕山——太行山2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1 个已脱贫县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投入大、见效慢,受贫困 户自身因素影响大,因此,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研究山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的影响因素及效果,对巩固山西省 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全实现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法、区位熵法分析了山西省肉牛产业的优势,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Tobit模型对肉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肉牛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较好,吕梁、朔州、晋中、大同和忻州市为其肉牛产业优势区;山西省肉牛养殖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损失,90%的养殖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不同肉牛养殖规模的平均生产效率来看,50~100头养殖规模的经济效益最高;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基层任职、养殖年限、养殖出栏量对肉牛养殖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牛舍资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鉴于此,提出了发展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肉牛科学养殖技术、加大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山西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