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蚕人工饲料廉价配方的试验(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人工饲料养蚕,是蚕业上一项重大改革,它打破了几千年来靠栽桑养蚕的框框,并为全年养蚕、实现养蚕机械化、工厂化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为认识桑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各种营养成分的质和量的要求,推动营养生理研究的发展,为研究蚕病防治、选育桑蚕新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  相似文献   
2.
在桑蚕幼虫卵巢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3种细胞,即成纤维细胞、游走细胞和卵原细胞。卵原细胞又根据其形态的不同而可以分为4种。  相似文献   
3.
在五龄期每日1次叶面添食尿素氮,保留在熟蚕体内的尿素氮量为添加量的22—36%,蚕粪中回收为25—33%,剩桑中11%左右,25—30%没有回收到,可能以NO、NO_2等气态形式损失,未能查明。蚕体吸收的尿素氮有60%以上转移到丝腺中,占添加量的15—25%。茧层和丝中的尿素氮量不低于熟蚕丝腺中的量,说明转移到丝腺中的尿素氮已转化为丝素成分,但其贡献低于1%。即使增加添食次数、添食量或结合脲酶处理,也未使尿素氮对丝物质产量的贡献超过3%,所以尿素添食的直接作用不大。五龄期桑蚕对根外追肥标记桑叶的尿素氮的吸收、转移及熟蚕丝腺、茧层和丝中的尿素氮,比同样试验条件下叶面添食的低50%以上。五龄期1次添食的动态试验表明,在添食后一天内,尿素氮除以粪便排出外,还存在着其他损失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和“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我省广大蚕区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近年来蚕桑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形势大好。现在,一九七六年蚕桑生产的第一仗即将开始。作为一个蚕桑科学工作者,看到蚕桑生产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深受鼓舞。  相似文献   
5.
三、脑激素 1、化学性质脑激素也称促前胸腺激素,是由神经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一种神经分泌物质,具有激活前胸腺,促使分泌蜕皮素,引起蜕皮的作用,对控制昆虫发育十分重要。石崎和市川(1967)从118,000个蚕脑中提取了纯化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JHA和MH对家蚕丝腺生长的影响,因蚕儿的发育时期及使用剂量不同而异;在5龄前期,JHA抑制丝腺生长,MH促进生长;而在5龄后期,JHA的促进作用大于MH;若进行激素连续处理或一次性高剂量注射,则两种激素均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饲育密度的大小影响于蚕具数量、给桑劳力以至建筑面积,所以和经营规模直接相关。在高度利用饲育设备和提高给桑作业的能率方面,以饲育密度大者为好。但是高密度的饲育也有限度,超过某种程度以上的密饲,会使蚕的发育不齐,不仅造成饲养管理和上簇等作业上的麻烦,而且使茧质混杂,对一盒蚕种的上茧收茧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早在3亿年前的泥盆纪,地球上出现了昆虫,进入石炭纪后,所谓原始昆虫已相当繁荣,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原蜻蛉目昆虫,它和现在的蜻蛉相似,但很大,体长为50厘米,翅宽达1米,那时还没有鸟类,所以昆虫是生物种中最初在空中的生活者。现在生息在地球上的昆虫种有100万种以上,大约占全动物种的近乎80%。  相似文献   
9.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并进行方差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探讨了叶质、蚕品种和几种营养添食物与叶丝转化率的关系,初步结果为:(1)证实了本试验范围内诸因素中,叶质是影响叶丝转化率最重要的因素,嫩叶高于中叶,中叶高于老叶,并达到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水平。(2)春期就三个杂交组合比较表明,春_3×春_4叶丝转化率显著地高于其余二个杂交组合。杭_7×杭_8与东肥×华合之间无显著差异,杭7×杭_8叶丝转化率低的原因是结茧率低。故认为选育好养高产的蚕品种,也是提高叶丝转化率的重要方面。(3)通过维生素C及B_6、磷酸氢二钾、赖氨酸以及尿素等添食比较认为:维生素C、磷酸氢二钾、赖氨酸添食价值不大,尿素添食有效,春期达极显著程度,早秋未达显著水平,是由于三位级均是尿素,且浓度(0.5%、0.7%、1%)比较接近。维生素B_6(每克桑叶干物添加50微克)添食对提高叶丝转化率有极显著的效果。饲育环境干燥时,清水添食也能明显改善蚕的营养状况,提高叶丝转化率。(4)比较了春、早秋、中秋各试验号不同组合对叶丝转化率的影响,发现理想组合中嫩叶始终是基本条件,至于嫩叶中哪些成分起决定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蚕在不同条件下产丝能力有显著差异,为了探明提高桑蚕叶丝转化率即担桑产丝量的途径,几年来我们应用正交设计法、方差分析以及Duncan's多重比较,对不同蚕品种、叶质、上簇时期,保幼激素和多种化学物质添食等因素与叶丝转化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蚕品种对提高叶丝转化率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用同样蚕品种,则叶质是决定因素;叶质相同,则添食某些化学物质,如一定量的吡哆素或尿素也有作用,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