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依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的重点不在于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在于如何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那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30~24.21g/kg之间,平均14.65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胡敏素碳含量占到有机质碳量的53%~70%,平均61%,腐殖酸碳量只占39%。  相似文献   
3.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摆在农业部门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根据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论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农村信息服务的新要求,对如何构建全市新型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做了深度分析,提出了可操作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干旱地区有机肥料腐解及腐殖化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农田主要施用的三种秸秆肥和三种厩肥,在一年内的腐解率分别平均为71.84%和43.22%,绿肥(油葵)腐解率高达95%~97%;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系数在18%~27%,平均21.5%;土壤有机质年矿化率一般在4%~12%,平均5%~6%。表明土壤有机质矿化率较高,而有机肥料的腐殖化系数较低,这是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难于提高的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棉花茎杆和棉籽饼腐解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德明  吕双庆  姜益娟  万素梅 《土壤》1999,31(5):278-280
棉茎杆、棉籽饼埋入土壤,当年可腐烂分解68.14%和91.27%,氮磷化肥可明显促进棉茎杆的腐解,棉茎杆、棉籽饼埋入土壤经一年腐解后,腐殖化系数分别为0.0285和0.140。  相似文献   
7.
不同耕作制度对荒漠绿洲土壤物理性质和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疆进行的两年连续4茬免耕种植作物后,耕层免耕土壤的容重比传统耕翻土壤增加0.03-0.05g.cm-3,耕层土壤的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水分容积分别减少0.81-1.82%、1.52-2.37%、1.02-2.42%,总孔隙度下降0.87-1.60%,而通气孔隙度增加0.58-1.55%;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温度效应总变化趋势是:耕作覆膜>传统耕作>免耕留茬>免耕覆盖秸秆,免耕降低土壤温度。但在一天内四种不同耕作方式耕层土壤温度上升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同,土壤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也相同,免耕可使土壤温度的昼夜温差变化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8.
阿拉尔降水韵律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阿拉尔1961——1990年30年降水资料采用灰色预测系统理论和功率谱方法分析发现,采用灰色系统建立起的模式量与实际量相差很少,说明该预测模式精度较高;用功率谱方法得出阿拉尔年降水具有5.33年的韵律,经检验上述两种结果都具有一定的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9.
柳维杨  吕双庆  姜益娟  郑德明  莫治新  伍维模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94-10394,10399
在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标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壤标本采集制作方法,提出了土壤标本室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干酪乳杆菌6028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干酪乳杆菌6028为试验菌种,经斜面培养基、筛选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发酵培养基培养后进行液体发酵,研究碳源、氮源、硫酸镁、磷酸氢二钾、乙酸钠、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干酪乳杆菌6028 L-乳酸产量的影响。[结果]当培养基中葡萄糖、氮源、无水乙酸钠、MgSO4.7H2O含量分别为14%、3.75%、0.5%、0.02%,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时,L-乳酸产量最高。在此条件下,L-乳酸的产量达到97.03 g/L。[结论]干酪乳杆菌6028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无水乙酸钠、MgSO4.7H2O、MnSO4.7H2O、碳酸钙分别为140、15、15、7.5、5、0.2、0.05、100 g/L、吐温-80 1 ml、pH值6.8。最佳发酵时间和温度分别为96 h、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