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1.
[目的]探寻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株。[方法]从榆紫叶甲虫体上分离菌株后进行培养,并对室内饲养的榆紫叶甲各龄幼虫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从感病榆紫叶甲成虫虫体上分离到18个菌株,其中12个菌株具有几丁质和蛋白质降解活性。5个菌株对1~2龄幼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力,在接种后1~3 d幼虫开始死亡,处理后7 d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为21.2%~46.8%,其中YJA-03和YJA-10菌株的累积死亡率30.0%。YJA-03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经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PCR扩增鉴定确定它属于短杆菌属(Exiguobacterium)。YJA-10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经鉴定其属于Glutamicibacter属。[结论]YJA-03和YJA-10菌株可用作防治榆紫叶甲病的生防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对马铃薯丝核菌病害具有较好防治作用的生防菌株,并研究其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对峙培养法筛选生防菌,并利用梯度稀释法及共培养法对拮抗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株PB12、CZS;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时,菌株PB12的抑菌率为98.67%,CZS的抑菌率为98.36%,生防菌液稀释度的变化对抑菌效果无明显影响;在固体培养时,随着生防菌液稀释度的增加,抑菌能力稍有下降.菌株PB12和CZS均可抑制丝核菌菌核的形成.[结论]筛选出2株对马铃薯丝核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PB12和CZS,并通过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达到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验室保存的1株粘质沙雷氏菌S68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紫外线、Na NO2和复合诱变,通过透明圈对比和酶活测定,最终获得1株产酶量高于原始菌株4.3倍的粘质沙雷氏菌诱变菌株,产酶量达到4.98μg·h-1。确定该菌株最佳诱变方法为复合诱变,首先进行紫外诱变(高度为30 cm,诱变时间为12 s),再用化学诱变(0.4 mol·L-1Na NO2诱变5 min),经验证该诱变菌株遗传稳定。  相似文献   
4.
在昆虫触角中,位于嗅觉感器神经树突膜上的气味受体蛋白与同源配位体相互作用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神经活动.在与气味受体相互作用前,这些疏水性的配位体必须进入和穿过含有高度聚集气味降解酶的水环境,气味分子和气味结合蛋白OBP相互作用,在水腔和感器的表皮毛壁的交界面上与气味分子结合,通过扩散穿过水腔,将气味运送到神经细胞膜受体.接收后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对所有感官器官接收信号进行整合,最后使效应器官产生行为反应.对昆虫感受气味物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寒地耐冷生防菌株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离鉴定黑龙江省鹤岗地区玉米根围冻土中生防菌株wswshg~(-1)0,并检测其低温生长特性、分泌活性物质能力、拮抗病原菌活性及催芽促生特性。综合形态和理化特性、16S r DNA和gyr B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 thylotrophicus。该菌株在4~15℃低温及20~30℃常温范围内可正常生长,是一株耐冷生防菌株,分泌几丁质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嗜铁素、吲哚乙酸、抗菌蛋白等多种活性物质,抑制烟草角斑病菌、玉米茎基腐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大豆菌核病菌、水稻恶苗和稻曲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以及刺五加根腐病菌生长,抑制率74.3%~89.2%。菌液处理玉米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根长和茎长显著增加。该菌株具有低温生长、抗菌促生特性,为低温菌剂研发提供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TF28对设施连作黄瓜根际土壤环境影响,以液体(L)、颗粒(P)和复合(LP)3种处理与没有施用TF28的空白对照进行对比试验,测定设施黄瓜生育指标、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种群数量。结果表明,移栽后2~3周后L、P和LP 3种处理株高分别提高18.78%、17.27%、11.88%;L和LP 2种处理对黄瓜根须数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提高35.20%和48.66%。移栽2~8周,与空白对照相比,P处理对碱性磷酸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高69.43%、77.43%,L处理脲酶活性提高40.99%,LP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63.24%。与空白对照相比,3种处理都能显著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这说明TF28的添加对连作黄瓜中的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从分子水平揭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WM7低温响应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低温和常温培养的菌体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部分差异表达显著基因进行RT-qPCR验证。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 02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519个低温上调,510个低温下调。GO和KEGG分析显示,1 199个差异表达基因归属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3个部分,683个基因参与到225个代谢途径中,其中涉及基因最多的是磷酸戊糖途径、嘌呤和氨基酸合成途径。菌株低温响应主要与脂肪酸代谢、ABC转运体、转录调控、信号转导、碳氮代谢等途径相关。此外,检测到大量差异表达的未知功能基因,多个基因差异表达倍数均大于50倍。本研究从基因表达方面阐述了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WM7低温响应机制,为全面揭示其低温生长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基因信息。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生防菌株wswshg-10低温生长速度和抑菌活性,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ARTP)对其进行诱变选育。结果表明,最佳照射时间为120 s,此时菌株致死率为95.4%,单菌落变大的突变率为24.5%。经低温平板培养和抑菌活性测定,从19个大菌落的菌株中筛选出2株低温生长速度和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出发菌株的突变菌株WM4和WM7,其低温(15℃)生长速度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94倍和2.09倍,平板抑菌活性分别较出发菌株高26.2%和29.8%。传代培养10代,2株突变菌株在低温生长速度和抑菌活性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突变菌株WM7对玉米茎基腐病的温室防效为70.8%,比出发菌株高15.1%。本研究结果为适于低温地区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