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博斯腾湖位于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其水域及湖滨湿地区总面积1513 3km2,由大湖、小湖群、湖滨湿地三部分组成。20世纪60~90年代,区内降水处于平水年,加上人们围湖造地、乱割滥牧、污染物排放,致使湖面、湿地面积萎缩,植被稀疏,湿地严重退化,水质变微咸,环境质量降低。针对该湖水域、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积极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
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西北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地区水源枯竭,用水浪费,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西北区域经济发展关键因素,提出合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经济可行,是水资源科学利用的一个途径;全民节水,科学配水,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个侧面;理顺管理关系,优化配置水资源,综合治理,确立生态农业,涵养水分,改善生态环境,是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启动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的战略之计,通过以上途径,开发利用水资源,改善西北生态环境,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工程的水保作用与防洪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地区以骨干坝、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工程、小流域坝系,在拦泥淤地、防洪保收、水资源利用、灌溉、养殖、人畜饮水、改善交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水土保持重要措施。沟道工程的防洪实践证明,只要形成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以小多成群的淤地坝为主体的沟道坝系,完全可以保证沟道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淤地坝建设对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淤地坝建设将增加黄土高原地区人畜饮水、生态用水、蒸发损失和地下水补充以及坝地用水。2010年将减少入黄水量15.2亿m3,2020年将减少入黄水量43.55亿m3,2041年以后稳定在42.66亿m3,按减少入黄水量43亿~45亿m3计算,仅占黄河天然径流量的8%~10%,对黄河水资源实际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5.
论博斯腾湖水域及湿地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博斯腾湖水域及湿地,曾被大量筑堤围垦为农田,湖水水面缩小,湖泊容积减少,仅存部分湿地,肆意放牧、滥割芦苇,造成湿地面积萎缩,盐碱化加剧、芦苇产量下降,环境质量退化。加强对博斯腾湖水域及湿地的保护,将对博斯腾湖水质和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乃至对下游孔雀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